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1995《地下社會 Underground》IMDB 8.1 / Rotten Tomatoes 86% / 豆瓣 9.2
還記得第一次看這部於1995年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作品,是岑留學回來後待在工作室的那段期間拉著我跟洛一起看的。當時看覺得整部片都好吵鬧、資訊量龐大,其中的黑色幽默一直讓我想起大學時在電影欣賞課堂上看的《黑店狂想曲》,豐富又絢爛的內容讓我還在看的當下,就知道我一定會再重看一次 (其實《黑店狂想曲》我也一直想重看但不知片源從何找起)。後來《地下社會》上了MOD,這幾天便趕在下架前重看了一次。第二次看,發現前一次覺得太過歡騰、混亂又吵鬧的安排,其實是在用「魔幻寫實」的手法淡化真實歷史的悲痛與沈重,就跟《百年孤寂》一樣,電影內有許多不合常理的敘事編排,若拿掉其中超現實的部分,就會覺得殘忍的真相令人難以直視。
註|維基上「魔幻寫實」的解釋:不同於嚴謹的「科幻」文學受限於物理學法則,也不像「奇幻」文學會有固定的規則,「魔幻寫實主義」的世界通常荒誕古怪、反覆無常。例如馬奎斯的小說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對真實世界的一種報導紀錄,然而仔細審視,會發現它們帶有一些報導技巧所無法解釋的非真實性和神秘性。魔幻寫實主義不是一種運動或學派,而是一種寫作風格,和超寫實主義並沒有正式的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