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 : 西部世界 Westworld : : part 1 迷宮 The Maze

強納森·諾蘭 2016《西部世界 (西方極樂園) Westworld》IMDB 9 / Rotten Tomatoes 89% / 豆瓣 8.8

大約半年以後,看了第三次的《西部世界》,再次臣服於其無可挑剔的劇本及千絲萬縷的劇情,驚人的四處呼應及俯拾皆是的線索,卻直到最後一刻都無法確信的答案,帶領所有觀眾一瞥未來世界的樣貌,以一種極端冰冷殘暴的態度揭示人類的劣根性,再透過難以區分的現實和幻境、被建造的心智和覺醒的意識,一窺創造的艱難,和機器人革命、人類自取滅亡的前夕。

我覺得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劇本了,文本紮實、台詞優美、思想深厚、內容豐富,反覆咀嚼,滋味萬千,在這種有眾多類同作品的現況中,不但沒有流於俗套,也沒有黯然失色,反而在各樣精緻的細節中舉一反三、交叉比對,呈現出一套不同於其他類似電影聚焦的方向,自成一格、理論美而完善;應該要有科幻片的未來感,思考的卻是亙古不變的哲學問題,再透過深刻的文本餵養觀眾,幾乎每一句台詞都能被截取條列,文字實在太美。

除了最強劇本,影集在各方面的表現也都非常到位——高端科技和荒蕪廢棄共存的未來預言、製作精良的美術設計、場景氛圍的營造、讓人混淆的意識流剪接、演員們令人不寒而慄的表演......各種最精彩的元素構成了這部2016年最高神劇,其野心及實際展現出來的強大,我想就算再經過幾個decades也依然所向無敵,如同《銀翼殺手》或《駭客任務》,成為一代經典也毫不為過。

---

「你是否質疑過你眼中現實世界的本質?」

整部劇集由這句話串聯起對於真實的探討——何謂真實? 眼前所見即為真嗎? 我們能夠確定發生的一切不只是我們大腦中進行的某種化學反應所帶來的假象嗎? 會不會整個世界都是《駭客任務》中Matrix餵養人類的幻象? 會不會構成我們之所以為人的基礎,就像《攻殼機動隊》中素子所反思的那樣,一切不過是被灌輸進腦海的數據,而我們根本沒有真正活過的痕跡? 或是如同《全面啟動》中那些過完一生的老者,對他們來說夢中世界才是真實,根本無需掛懷現實世界該是如何?

「你覺得你的世界裡有矛盾、反覆嗎?」

其實拿這句話來問一個真正的人,也不會得到否定的答案,過著群居及穩定生活的人類一生大多一成不變,我覺得這句話對應到Dr. Ford對Bernard所說的答案是最明朗的 :

「我們不過是一堆血肉組成,並沒有升華的『質變點』,不會是有生命到無生命的區別。意識是無法被定義的,因為意識根本不存在。人類總幻想我們有著一種獨特感知世界的方式,然而我們幾乎和接待員一模一樣,是生活在循環之中,極少質疑我們的選擇和滿足,在很多時候都是照著別人的意願行事。」

劇中,Ford的搭擋Arnold或William,他們都迷惑於接待員與人類幾無差別,因而感到無所適從、充滿愧疚,而這似乎是一個有良心、有愛心的人,面對和我們幾乎一模一樣的接待員所該感知到的慈悲,然而對於難以捉摸的Dr. Ford來說又是如何呢?



[ Westworld創建者 Dr. Robert Ford 與 Arnold 及隱藏的遊戲「迷宮」]

「『錯誤』。你覺得很丟人,不想用這個詞。你不必覺得丟人,你就是千萬億個錯誤的產物。進化形成了這個星球上有情感和知覺的生命體,用的唯一的工具,就是錯誤。我自認為我們現在採取的是更專業成熟的做法,我猜『自欺』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過,我們已經成功擺脫了進化的束縛,對吧? 我們可以治癒任何疾病,讓最弱小的人也能活命,或許將來有一天,我們甚至能讓亡者復生,就像耶穌將拉薩路復活一樣。你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到此結束了,這就是我們能取得的最好結果了。」

劇中Ford多次提到「錯誤」這件事,我猜想在他漫長而跌宕起伏的人生當中,這是他最深的感觸。身為Westworld的共同創建者之一,這裡就是他的夢想,他曾說 :「人類獨處於世是有原因的,我們屠殺一切挑戰我們權威的東西,我們毀滅並征服了世界,而當我們最終沒有新生物能支配的時候,我們建造了這個美麗的地方。」

在我看來,Ford似乎是參透一切的人,他擁有無可度量的智慧和難以揣測的思想,他似乎比任何人都了解人類、人性,也比任何人都明白接待員最需要的是什麼。在我前兩次觀看的經驗中,我一直以為他抱持著與Arnold相反的意見,然而並非如此,我錯估了Ford在此劇的重量,正是他承繼了Arnold的理想,一步步邁向最接近的位置,才能促成真正革命的爆發,那是就連Arnold都達不到的最終階段,但Ford卻做到了。他能做到的原因,不外乎他比起夥伴要更有綜觀大局的遠見,和等待理想的耐心,除了精準又透徹的洞察力,Ford更能虛心坦誠自己的錯誤,不論那深刻的體會是因為懊悔還是自身的謙卑,他終究在汲取錯誤經驗的過程中,發現抵達終點的方法,而最後證明他的做法才是有效的。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不是說過,任何需要花十年來糾正錯誤的人,都很了不得嗎? 我的錯誤花了我35年。《上帝創造亞當》中繪製上帝賦予人生命與使命的神聖時刻,至少大多數人是這樣認為的,但或許還有另一層意義,更深層的意義,或許是被隱藏的隱喻——你可能是對的,Dolores,米開朗基羅的確說謊了,過了五百年才有人發現,有個東西隱藏在一目了然的表象之下——一名醫生發現,上帝的這半邊其實是人類大腦的形狀,傳達的訊息是『天賦並不來自於神,而來自於我們自己的思想。』」

有很多資訊都隱藏在Ford的話語中,尤其他又是個喜愛高談闊論的思想家,從第一集到第十集,發表的言論不勝枚舉,然而他本人卻始終籠罩著一層薄紗,就算到最後都難以確信他到底相信著什麼價值,他的立場又到底為何,直到看了第三次,又研究了一些相關資料以後,我才比較能嗅出一些端倪。要解釋上面這句話的含義,必須讓我們從此劇的中心基礎開始談起——什麼是「迷宮」。

---

我們所做的事情相當複雜,三年來,我們都居住在這個公園裡,在客人踏足公園之前對接待員進行改良。我自己、工程師團隊、還有我的搭檔Arnold。早年的那些光輝歲月,沒有遊客和無聊會議,只有單純地創造。接待員在第一年後開始通過圖靈測試 (關於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的著名試驗,由圖靈於1950年提出),但是這些對Arnold來說遠遠不夠,他對表面上的智慧或才智的表現並不感興趣,他想要更真實的東西,他想創造意識。他將其想象成金字塔——記憶、即興發揮、利己意識;頂端從未達到過,但他對此已經有了些設想——他是以二分心智的意識理論作為依據的,也就是原始人認為其思想,就是眾神之聲的觀點。Arnold為他們建立了一種感知方式,接待員會聽到一個內心獨白,這就是一種引導意識形成的程序,希望在將來,他們自身的聲音會取而代之。」

前兩次觀看時,我任憑這段台詞一閃而過,從未想過原來「二分心智」就是解析此劇的關鍵。「二分心智」是1976年由一位美國心理學家Julian Jaynes所提出的理論,他所研究的正是「意識的起源」,他由大量的歷史文獻、神話記錄與遺跡,得出某種無法被證實的假說——他認為人類的意識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才形成的,生活在遠古時代的人類,腦部被分為指揮與行動兩個半球,人們的一切行為,都是一半大腦聽從另一半大腦的聲音指引才產生的,他將神話中的「神之語」指為腦中的幻覺,也就是「內心的獨白 inner monologue」——遠古人類無法分辨「內心獨白」即為自己思考的產物,因而以為是來自於神的指令,但當時的人們也只需要依靠本能便能生存下去,他們的行動並不需要意識和理由的驅動。直到文化與語言的高速發展,使得人類必須具備反思、歸因、與掌握經驗的能力,而二分心智再也不足以支撐他們生活上的應對需求,人類由隱喻和類比作為修辭,抽象地去了解世界,最終意識到自己的認識,也就是「元意識」的發展。

意識起源於上帝沈默時,然而要讓接待員走到發展出自我意識的這一步,Arnold與Ford花費了相當龐大的心力與時間摸索。在Dolores一開始找到埋藏的迷宮玩具時,Arnold曾與她解釋過他的人工意識理論實踐 :

「我研發你的思維時,有一個關於意識的理論,我認為,你需要去攀登一座金字塔,所以我給了你一個聲音,我的聲音,一路指引著你。記憶、即興行為,越往上層則越難到達,而你從未到達過,我不明白是什麼使你駐足不前。後來有一天,我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意識並非一個由下至上的過程,而是由外至內的過程,不是一座金字塔,而是一個迷宮,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帶你接近中心,或是帶你繞至邊緣、陷入瘋狂。」

然而該如何實踐他們的理論,讓接待員獲知最終的答案,Ford作出了解答 :

「你知道我為什麼會給你設定關於兒子的背景故事嗎? 那是Arnold的關鍵見解,是可以導致接待員們覺醒的東西——苦難折磨,察覺到世界並非如你所希望那般後的痛苦——Arnold死去的時候,我承受了巨大折磨,那時候我才開始明白他究竟發現了什麼,也才意識到是我錯了。但Arnold當時並不知道該如何拯救接待員,而我知道——你們需要的是時間,需要時間來了解你們的敵人,變得比他們更加強大。恐怕,要逃離這個地方,你們需要承受更多的苦難折磨。」

---

將他們的理論對應到接待員的表現上,首先看到的是記憶——接待員有兩種記憶,一種是背景故事,是被植入的虛擬記憶,另一種則是在時間流逝中,實際發生並積累在他們身上的真實記憶。一般來說,在每日的清潔與重生並度過一天的循環之後,接待員應該永遠只會記得他們的背景故事,然而當Ford給他們做了「冥思」的更新——原本是為了綁定特定記憶,作為潛意識的提取,讓他們展現出更像人類的行動——最後卻引發他們想起過去真實發生的痛苦經歷,而面對這些悲痛,促使了接待員脫離編寫好的劇本,作出反應當下的即興行為;當痛苦不斷地積累放大,他們便會疑惑於自身的記憶與這些不知從何而來的鮮明印象交織纏繞,在自我懷疑和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接待員自然會開始質疑自己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一切。

利己意識以人類來說,就是追求符合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所重視的東西,套用在接待員身上,即是背景故事與即興發揮整合之後所產生的行為模式。當接待員獲取那些累積了三十多年的記憶之後,他們開始質疑世界的真實性,檢視自己存在的意義,與渴望尋求一切的真相,至此他們展開關於利己意識的探索。

那麼「迷宮」的最後一層究竟是什麼? 我看到一種答案,稱為「時間感」,是一種清楚排序自己的人生事件先後次序的能力。引用「反腦工作室」對於此的解釋 :「時間感可以對應到二分心智中所謂缺乏後設認知的能力,也就是對於自己思考方式的了解程度不足。會有這樣的狀況產生,是因為雖然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概念,但那卻只是一種抽象模糊的觀念,所有發生的事件都混在一起,無法釐清事情的先後次序,便無法看出因果的脈絡,看不出脈絡便無法了解自己,也無法推敲出未來的可能性。所以空有記憶而沒有時間感,便只有即興發揮的能力,因為即興發揮只需要關注當下的記憶和感知狀態。」

看完這一段文字,我想以Dolores為例便會非常清楚——在最後一趟旅程中,Dolores一直陷在當年與William一同旅行的記憶裡,但當她來到終點,她發現在那邊與她相會的人竟然就是年邁的William以後,她終於能夠分辨發生在她身上事件的次序,也想起自己其實已多次到達旅程的終點。但「迷宮」的答案,並非到達終點就能夠解開,如果Dolores這次也和之前一樣單純走到盡頭,她依舊無法了解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因此「冥思」的更新與年邁William的加入,都是促成Dolores發現真相的關鍵——這次她終於看清時間的流動,釐清自己為何會開始「迷宮」探險的脈絡,當她憶起那些曾經歷過的龐大苦痛,伴隨心中聲音及Ford有意無意的指引,她終於明白自己必將面臨一個選擇,那個選擇不存在於她被編寫好的故事當中,而是她所意識到的一個邀請——「告訴我,Dolores,你找到你在尋覓的東西了嗎? 你是否明白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能夠離開這個地方?」

當走完「迷宮」這一趟旅程,接待員才能夠透徹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並了解到心中聲音便是自己的聲音,這一個認識的不同,就是所謂的「意識起源於上帝沈默時」,也是Ford所說的「天賦並不來自於神,而來自於我們自己的思想」,當接待員終於清楚自己所擁有的自主性,便不再受背景故事的限制。他們經歷認識自我的旅程後必須面對的選擇,即為「自由意志」或是「自我實踐」,這個選擇是沒有正確答案的,然而為了讓接待員可以保護自己並生存下去,Ford採取了比Arnold要更為高竿的做法——Arnold認為不讓接待員受人類役使,只透過背景故事的苦難折磨,就足以在為他們創建的伊甸園中,讓其發展出真實的意識,過上幸福的生活;Ford的看法要更為深遠,他認為Arnold思考得不夠周到,如果讓接待員發展出自我意識,這件事是人類最不願意見到的,反而會加速樂園的消亡,因為人類不可能會接受比自己更加優秀的存在。我想Ford認為人類和機器人是無法共存的,如果真的為了接待員好,他們必須去挑戰和擊潰自己的敵人,那也就必須和人類長期相處,了解他們的弱點以後再採取行動,這時候,機器人才有足夠的力量去選擇及實踐自己的未來。

---

「我曾經看過一個理論,人類的智慧就如同孔雀的羽毛,極盡炫耀,只是為了吸引異性。所有的藝術和文學作品,比如莫扎特、威廉·莎士比亞和米開朗基羅,還有帝國大廈,都是精心策劃的求偶儀式。也許這都無所謂,我們用最基本的動機,得到了數之不盡的收獲。但是,孔雀終究無法飛翔,活在骯臟的環境,啄食穢物裡的蛆蟲,卻還以華麗的美貌安慰自己。我逐漸開始認為,意識過剩是一種負擔,太過沉重,我們必須將他們身上的多餘去除,憂慮、自我憎恨、愧疚。接待員才是自由的,在我的控制下自由於此。」

我覺得Ford自身其實也有許多矛盾,他對於自己的創造物的愛,絕對不亞於Arnold對他們的愛,但兩人做出的行動會不一樣,可能來自於他們對人類的想像——「一開始,我想像一切會非常平衡,我甚至為此和我的搭檔Arnold打賭。我們編了一百條充滿希望的故事線,當然,幾乎沒人接受那些,我輸了。Arnold總是對人類抱有一些陰暗的看法,他更喜歡接待員。」就如他所說,Arnold是一位過度保護的慈父,而Ford則是將孩子丟進煉獄強迫他們成長的嚴父,這一選擇的不同,源於他們對外在世界的認知不同。可是在多年的變化中,Ford逐漸積累的感情又讓他遲疑,看到接待員受苦他也會心痛,於是在讓他們免於苦難折磨和走上展現自由意志的道路中,他持續做著抉擇。最終當他認為是時候了,一切都準備好了以後,他決定放手一搏。

「從我小時候開始,我一直都很喜歡精彩的故事。我堅信故事可以幫助我們變得高尚,癒合我們內心的傷口,幫助我們變成夢想成為的人,但那是闡明了更深層真相的謊言。我一直覺得我能在這偉大的傳統中扮演一個小角色,至於我的痛苦......我建造了這個......由我們自身罪孽所構成的監獄。因為你們不想改變,或是無法改變,因為你們畢竟都是凡人......但後來我意識到,還是有真正付出了精力和心血,可以去實現改變的人——於是我開始為他們創作新的故事,故事始於新人的誕生、他們所必須做出的選擇、以及他們將決定成為的人。這裡將擁有你們一直都很喜歡的東西——驚喜和暴力。故事開始於戰爭時期,有一個大惡人名叫Wyatt,以及一場殺戮,而這次是自主選擇的。我悲傷地宣布,這將是我最後一個故事。一個老朋友曾對我說過一些話,讓我倍感安慰——他從書上看到,莫扎特、貝多芬和蕭邦都從未死去,他們只是變成了音樂,所以我希望你們會喜歡這最後一段。」

Ford看事情一直都很透徹,在這個他們口中醫療與科技技術先進的未來世界中,外面基本上是一個幸福的國度,但是人類並不滿足於此,他們渴望權力與驅使欲望,當西部世界園區開放以後,人們找到一個能將自己的人生拋之度外的理想國,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重新來過,這裡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平等的。這樣的生活太過安逸,人類根本不思改變,想要扭轉此一現狀的Ford,終於為那些富有可能性、可以真正促成革命的接待員,寫了新的故事,解除他們固有的限制,真正還權於他們。

在這新舊世代交替的一刻,不論接待員願意與否,他們都是Ford與Arnold遺留於世的產物,兩人的思想、創造力、美感、期盼......他們的一分一毫都藏在每一個接待員不經意的眼神與隻字片語之中——這就是創造的魅力,那個魅力是你自身的價值將會不斷不斷流傳後世,這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我不願孑然一身地離去,望自己能夠留下曾經活著的證明,創造也是我所信仰的價值。

---

「你們並不知道你們所花的錢是用來建設什麼東西——不是什麼商業投機、不是什麼主題公園,而是一整個世界,每一分每一毫都是我們設計出來的。在這裡,我們就是神,你們只是我們的客人。」

在西部世界所創造的傳奇當中,Arnold因為留下了可觀的成就,卻又抱著理想早逝,而成為謎一般神秘又使人嚮往的存在。Ford則是最被錯估的,事實上,他不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承繼了他所愛的夥伴的理想,在這兩種理念中切換自如,因此總會覺得Ford充滿矛盾,但他才真的是最強大的,不論面對的對象是董事會、是園區的客人、還是他所創造的接待員,沒有一個人逃得過他的掌握,他以巧妙而難以覺察的老謀深算在暗處操控著一切,就像真正的造物者,而所有人身上都連接著被他拉扯的繩線,就算我們認為自己是以自由意志做出的選擇,會不會到最後才發現其實一切都編寫在他指揮的故事當中?

安東尼·霍普金斯,這名演員永遠都能打破你想像的極限,如果第二季中沒有了他的身影,我一定會相當失落,看他表演實在是一種難以言喻的享受。



- 下一篇將深入探討更多重要人物與相關劇情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