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 : 我們一直在追過對於未來的幻想 : :


2015.6.22
使徒, 沒來

雖然沒看過Eva,但是6.22那天新聞滿天飛,而且這排版,實在太好看了......馬上想起大友克洋的AKIRA,可我卻在這股熱潮中感到破滅......

還記得看AKIRA電影時,完全被大爆炸還有這一幕給震撼住了,天哪!!!!!!!! 這可是1988年的動畫電影耶!!!!!!!! 使用70mm膠卷+15萬張賽璐璐畫片,總共燒掉10億日幣的經費,畫面洗練、精細、又充滿讓人熱血沸騰的設計感,去年才看這麼一部經典之作,真是驚為天人,不過AKIRA的故事背景在2019年,還有四年才要被趕上!!

---

這麼說起來,80、90年代的末世風潮,Cyberpunk風格的科幻作品一部接著一部發表,我非常喜歡的電影《銀翼殺手》也誕生在這種氛圍之下,話說銀翼的故事時間也是2019!! 我非常崇拜的《攻殼機動隊》(電影no.1) 則是發生在2030,永恆美麗的《2001太空漫遊》更是早在我們這代才10歲時就已過去,1999的末世已過,2012傳得沸沸揚揚的世界末日也已是曾經,稍微細想一下就會覺得奇幻,我們正活在那些幻想故事的時序之中,但是那些美好或是傾頹的對於未來的幻想,卻似乎離現實越來越遠。

奇怪的是,我喜愛老片、老音樂,那些雖然對現在這個時代來說算老,在上個世紀卻是前衛的代表,上個世紀的很多作品,現在來看都不過時,那時的想像力和創意都瘋狂的爆發,畫面的張力和美感也讓人屏息,當時社會變遷風起雲湧,急起直落,那時代的想像可能認為科技如此快速的發展,不遠的近未來世界便會完全不一樣,就算還看得出來差不多的輪廓模樣,也一定會發生很不一樣的事情 (可能像是世界毀滅吧),然而事實上身在近未來的我們,最大的改變只是人們都低頭望著手中的手機、回到家坐在電腦前面而已。

望向那些經典作品就對現在的世界感到絕望,在這段時光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為什麼對於科技、對於未來的想像,早在當時都描繪出來,現在卻青黃不接? 理想跟現實的拉鋸,怎麼好像沒有變近一點,只是越來越遠呢?

這種疑問可能就像對於社會、對於政治的想像——夢想中的烏托邦、對社會最有益的社會主義早就出版不知幾百年了,但我們並沒有離這種理想近一些,反而陷入資本主義的泥淖,越趨僵化難以改變,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則是就算這麼多人意識到這種社會制度的不公和越來越糟糕的現況,95%的人都還是在得過且過,畢竟社會革命或是世界大戰很難有人想再重演,要想改革,大部份的人也並不想改變、沒有急迫到需要改變,或是沒有資源、能力去改變,就像爸爸,認為台灣要獨立或是變革一定也是一百年後的事,是在他死了之後才可能發生實現的事,大家對於未來的想像這麼沒有參與度,更不用想親身參與了,大部份人都是自掃前門雪,這點絕對毋庸置疑,我自己也只是鍵盤正義而已,一點貢獻都沒有,因為現在的社會分工太過明確,大家只管做好自己的事,不是專業的事便仰賴他人,也就是因為這樣,政治、經濟才會被當權者把弄,民主政治明明人民有監督之責,卻少有人在乎。

再回到設計、藝術、電影的領域,上個世紀的想像力太過蓬勃發展,現在卻停滯不前,電影是最讓我有感的部分,現在的科幻或是動作電影,一個一個如出一徹,有特色、風格鮮明的導演暫且不談,好萊塢的娛樂性電影,除了技術層次的革新,特效、動作、場景越來越讓人讚嘆,卻好像,就只是這樣而已? 現在有很多重拍重製的電影,可是除了畫面變得精美,就連說故事的能力似乎都下降了? 膚淺的注重外觀,故事內容、層次堆疊、以往讓人懾服的張力也看不到了,一部一部電影更迭出新,卻一部一部輪廓相似,看完只覺得不錯、漂亮,終究只是短暫的聲光刺激,老電影那種震撼、抓住人心的感覺很難再遇見了,但那才是作品中最有味道的地方呀。

千遍一律的創作、難再開發的新題材、難以超越的部部經典,不論各種藝術創作領域都很難再看到驚人的曠世名作,人們如同嚼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慢慢接受著這種單調乏味的現況,以前的千變萬化,真的無法再現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