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 2015《刺客聶隱娘 The Assassin》IMDB 6.5 / Rotten Tomatoes 77% / 豆瓣 7.2
真的很不好意思承認的是,這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打瞌睡......《聶隱娘》畫面真的太美太美,攝影太過動人,音樂也非常帥氣,但起伏過少,對話簡潔,完全看不懂來龍去脈,又難以忍受如此現代的台灣腔調,導致我第一次看怎麼也無法定心,剛剛陪家人用MOD再看了一遍,配上故事跟人物解說,總算了解整部片在說些什麼。
劇情太過難述,便套用維基百科對於此片的劇情大綱 :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藩鎮割據。河朔三鎮中的魏博藩主田季安擁兵自重,作風殘暴。聶隱娘自小被道姑訓練成為殺手,十三年後學成,銜命返鄉刺殺田季安,殺一獨夫以救千百人。然而這個她受命刺殺的田季安,卻是她兒時曾被許下婚約的青梅竹馬表兄。
當年,嘉誠公主從京師長安嫁到魏博,在異鄉度過餘生,藉以使魏博軍安定,不伺機作亂。她將丈夫田緒之子田季安收為養子,田季安十五歲行冠禮那年,她將一對羊脂玉玦,一支送給田季安,一支給了自己的錄事女官聶田氏之女隱娘,願這對表兄妹締結良緣。然而洺州刺史元誼帶萬人投靠,藩主田緒為了讓庶出的兒子田季安便於接掌節度使大位,安排田元兩家聯姻,以獲元家奧援,十歲的聶隱娘則被嘉誠公主的雙胞姊妹道姑帶走,當年取代了她嫁給表兄的元誼女兒,如今則是藩主田季安之妻田元氏。
聶隱娘的舅舅軍將統帥田興,直言進諫冒犯了田季安,被貶為臨清鎮將。隱娘的父親聶鋒身為掌管軍紀的都虞侯,受命護送田興到臨清,旅途中遭黑衣人埋伏,幸獲途經的磨鏡少年仗義拯救,隱娘也適時趕到救出父舅。負傷的一行人隨少年來到一處桃花源般的山中村落養傷,隱娘在少年臉上初次見到了彷彿不問世俗的善良笑容。
田元氏化身為佩戴面具的神祕女子精精兒,前來欲取隱娘性命,精精兒的師父空空兒,則以紙人陰術欲害瑚姬。隱娘見田季安嗣子年幼,若殺藩主,魏博必亂,殺與不殺,心中已暗自做了最後的決定。她回到山中道觀向師父叩別,並赴山中村落,隨磨鏡少年避走新羅。
---
聶隱娘雖為刺客,身手超凡,近無敵手,但她擁有良善之心,對於政治局勢也有所觀察,因此她先後放過嗣子年幼者,還救了懷有身孕的瑚姬,對於欲殺自己的田元氏也不痛下殺手,最終與笑容燦爛的妻夫木聰 (他整部片只有「隱娘~」這句台詞!!!!) 遠走天涯,果真是「隱」娘。
隱娘整部片沒說過幾句話,但她流露出情緒處,都是有關嘉誠公主的劇情——第一處是隱娘唯一落淚的一幕,是返家後母親說到嘉誠公主過世前最放不下她「屈叛了阿窈」,隱娘捂臉啜泣,這時還體會不出她為何如此難過,隱娘與田元氏一戰後,磨鏡少年為她療傷時,她說到嘉誠公主曾與她說「青鸞舞鏡」的故事 :「瀱賓國王得一鸞,三年不鳴,夫人謂,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鸞見影,終宵奮舞而絕。」隱娘說「娘娘就是青鸞,從京師嫁到魏博,沒有同類。」娘娘與隱娘,兩人或許是最相近的同伴,穩重而有情,可惜隱娘闖禍而離去,走上不同的人生。
實為雙胞胎的雙生公主,各自走向了自己的命運,嘉誠公主保守她的使命,獨自降嫁,甚至辭退宮女與隨扈,堅守魏博,不讓藩鎮作亂,嘉信公主則出家為尼,以她的方式實現理念,被藩鎮割據的唐朝,君王難有實權,為此悲痛一生的公主,是我們難以了解的情懷,嘉信公主信仰「殺一獨夫可救千百人,則殺之。」她是為了天下蒼生而殺,不帶感情地殺,但隱娘下手前,觀察獨夫與小兒嬉戲,傾聽田季安與瑚姬訴說兩小無猜的過去,隱娘眼裡看到的是父親、是重情重義的男子,比起天下興亡,她更在乎眼前的這個生命,道姑雖與她說理道義,但隱娘擁有自己的判斷,不同身世、不同性格,造就了不同的人。
看電影時,根本看不出來面具人就是田元氏,是看了人物介紹才知道的......田元氏也是個非常孤獨的人,因政治聯姻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但她過得不快樂,獨自裝扮,卻沒有人看,寵妾發生了意外,馬上被當作嫌疑犯,田季安提著劍,兒子擋在父母親之間,這一幕說盡了政治婚姻的悲哀,也道出她的淒惻,為了丈夫,她甚至賣命與刺客對決,這一生為丈夫、為孩子、為家業,卻換得一生孤獨。
最後,聶隱娘與師父訣別,兩人互相試了幾招,師父讓她離去,隱娘可以完全拋下自己被賦予的使命、良好的身份、生活的環境、親人、珍惜之人,與一個新認識之人遠走他鄉,並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己選擇的,能夠做到如此,能看出她的性格是多麼淡泊,追求溫和出世的生活方式,就如《神劍闖江湖》的劍心,擁有絕世武藝,但只想做一名浪人,多浪漫的情操。
---
《聶隱娘》這部片實在太美太美,不論山水還是宮殿,侯導都能創造出他獨特的視覺語言,長鏡頭有時雖覺緩慢,卻沒有一刻不充滿感情與能量,飽滿的顏色與持續變換的景致,山巒、雲霧、枝葉、水痕、飛翔的鳥,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如此細緻而豐富的變化,必須要在精神良好、注意力集中之時才能好好欣賞,若心情煩急躁、亢奮、渙散,都會難以下嚥。
此片的起伏非常少而短,來得也很突然,只有幾次打鬥、舞蹈時,氣氛才比較高昂,而口語對白是我比較無法進入的,也許是看太多戲劇,台灣腔還是比較難和古裝做結合,後來想了一種定會更適合這部電影的做法,那便是侯導的《最好的時光》,畫面無聲,對白顯示在畫面後的字幕上,如同默劇的做法,此種意境更高,一定更適合《聶隱娘》......除此以外,多看幾次,真的能很好地欣賞並愛上這部每個鏡頭都是一幅畫的美麗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