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 : 美國女孩 American Girl : :

阮鳳儀 2021《美國女孩 American Girl》IMDB 8 / Rotten Tomatoes -% / 豆瓣 8

最近進電影院看了《瀑布》和《美國女孩》兩部台灣電影,原本我挺喜歡《瀑布》的,覺得電影後段陪伴親人一起克服與療癒這部分表現得很溫馨,也覺得劇本很強,但看了《美國女孩》後,感想就被推翻了 XD 應該說《美國女孩》實在太寫實、太像人生了 (而且跟我成長的年代完全一致),演員就像真的親子一樣,反而《瀑布》演繹與編排的部分很多,畢竟整個劇本就是充滿了鍾孟宏的痕跡。兩部作品關注的主題不太一樣,兩部都很棒,不過《美國女孩》的焦點可能與我更有共鳴。


|一家四口的側寫|

宗輝與莉莉是四口家庭的家長,宗輝長年在中國出差工作,家人之間聚少離多,面對獨自一人照顧孩子的生活,莉莉選擇帶兩個女兒移民美國,希望能在這個「夢想之地」,將女兒撫養成不同的模樣。然而移民五年後,莉莉卻意外罹癌,為了進行手術與治療,一家人只能回到台灣,重新適應這個陌生的環境。


母親●最矛盾的角色

莉莉帶著孩子出國時,應該頗具能力且充滿理想,然而突如其來的噩耗卻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人在生病的時候,精神與情緒狀況都會變得很不好,尤其當父親是家庭中一個長期缺席的角色時,她作為母親,即使力有未逮,也必須努力維持家庭的運作,就算有那麼幾個想要依賴他人、稍微喘一口氣的瞬間,卻也不可得。最終在她真的努力不下去,卻沒有一個家人可以回應她的期待下,情緒勒索的情況便越來越嚴重。畢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立場,如果無法敞開心胸,抽離自己的立場,並稍微同理及體諒一下其他人,就沒辦法從根本之處解決家人之間的矛盾。

父親●距離是糖,也是毒藥

雖然父親總是不在家庭的第一現場,但他也是用自己的辛苦勞動在參與家庭的運作,況且妻子不但要反覆就醫,還要求換更大的房子以支援兩個女孩的成長,更別提孩子讀的還是私立學校呢 ! 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父親的經濟壓力是相當沈重的,可是他的個性就是嘴上嫌個兩句,最後卻一定會達成對方的期待,不但答應要換房子、給女兒腳踏車、甚至女兒若真的要回美國,相信他也會拼命做到——宗輝就是個只能用實際行動表達他的愛意,卻缺乏關心與撫慰親人心理狀態的能力,那種有著距離的父親,我覺得幾乎跟我叔叔的狀況如出一轍。

叔叔也是一位台商,一年經常只有過年時才會與家人有比較長時間的相聚。就我與叔叔一家相處的經驗來看,跟宗輝這個角色真的很像——他不但是個好好先生,妻子女兒要求什麼都會說好,也經常像宗輝一樣說「哎呀沒事啦」這種和緩場面的話,但也許家人心中最深處最糾結的情緒,卻根本沒有照顧的能力。叔叔退休後回到台灣,明明經濟狀況不允許,卻換了個華美的新房子,回台才過了半年,大女兒嫁去美國後,輕浮而虛榮的嬸嬸就和叔叔離婚了。雖然我不知道實際情況是如何,但我想就像電影裡演的那樣,距離可以增加美感,或許嬸嬸真的長時間相處後,才發現現實與自己想的不一樣,無法繼續生活下去因而離異,令人不勝唏噓。

大女兒●最受衝擊的角色

大女兒芳儀13歲,早已習慣美國生活的她,插班進入嚴格的私立女校就讀,並從入校就迎來文化差異的巨大衝擊——在還有髮禁的2003年,不但不能保留一頭充滿個性的辮子長髮,在美國是資優生的她,回到台灣卻完全跟不上這裡的教育,就算努力念書寫作業,考試分數還是墊底,少幾分就被打幾下,最後還要被同學戲稱為「美國人」,那種不論多努力依然格格不入的無力感,看得真是令人心酸。更糟的是,自己都照顧不來了,回到家還要接收母親無端的怒火牽連;雖然這些生活瑣事,搞不好只要雙方稍微退個半步就可以化解了,可是當兩人都處在情緒的低谷,需要憤怒與發洩的管道時,便正好送作堆,彼此互相傷害。

別人不懂芳儀到底在氣什麼,其實她也說不清楚,只說她覺得「母親可以做得更好」,可是,若這就是「母親當下可以做到的最好了呢? 」經歷得多了,我們可以從芳儀的處境中了解到,她的困境是從外到內全方位地沒有任何可以寄託的所在,習慣的生活、親密的好友、喜歡的事物,全部都在遙遠的海外,連雙親都難以承擔她的依託,如此叫人洩氣的狀態,情緒又怎麼好得起來呢? 於是在發洩過後,父親打她,讓她知道自己做錯了,父親的好也並非可以無限消費;芳儀的出走,對於她自己的心境也是一個很好的歷練;沈澱過後,不論是到網咖,還是朝思暮想的馬場,了解到想從過去的好友與美夢中尋求慰藉實為空虛之舉,反而與緊密相連的家人好好溝通與改善相處方式,才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小女兒●隨遇而安的角色

小女兒芳安的隨遇而安,自然是因為她年紀尚小,還不會思考那麼多芳儀所遭受到的困境;另一方面,她和母親的情感聯繫十分緊密,我作為家裡的小女兒,一直到國中畢業也跟母親的關係非常親近,有著家人的情感支持,即便在學校有一些不愉快,回到家也能舒緩放鬆,不像姊姊那樣覺得哪裡都沒有自己的容身之所。幸福是會傳染的,芳安因為不覺得生活痛苦,所以可以帶給母親安慰,偶爾和姊姊聊天,也能點出芳儀陷入情緒而看不見的盲點,那種純粹由愛出發、沒有任何利益衝突的話語和擁抱,是可以救贖人的。

電影最後在2003年SARS肆虐的背景下,藉由芳安感冒疑似產生肺炎症狀而進入醫院隔離,康復出來做為結束。我覺得這個安排,讓母親有別的事情可以操心,不要總是對身邊的人充滿微詞;讓父親不要總是在國外,而可以留下來思考家人的重要性;也讓芳儀不要一直陷在自己的情緒裡,想著演講稿上寫的那些對母親的抱怨,而忽略了母親對她們的付出與關愛。雖然整個劇本都是導演的親身經歷,甚至在發展劇本的2018年根本也不知道這兩年全世界會被COVID-19所殘害,但還是覺得這個發展非常適切——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家庭衝突可能更難解,也更不知道何時是個盼頭;而有了這個意外,讓所有人都能夠停下來審視現狀,並接受家人之間的相處就是一種流動的狀態,意外與麻煩事永遠都有,而生活卻不會停止。


|與我生命有所連結的真實部分|

堂姐一家在美國生活很久了,前幾年姑姑癌症過世時,他們全家從美國回來,兩個女兒就跟電影演得一模一樣 XD 小女兒長了張天使面孔,個性卻非常男孩子氣,堂姐說兩句她們的事情,她就對著自己母親用很不客氣的口氣說「你不要隨便講我的事 (英文) 」,其實我覺得很可愛 XD 這年紀的孩子真的就是這樣,而且姊姊也不斷對著兩個女兒說「說中文」,我快笑死 XD 所以第一個我覺得最真實的部分,就是兩個女孩的選角好棒啊 ! 小小女孩會用超甜的嗓音說英文,Teenager則是充滿了各種連詞與時下用語,講話字都黏在一起,跟《Rick and Morty》裡的Summer一樣 XD 她們對話有夠自然,反而芳儀和朋友在一起的片段,不論肢體還是口條都顯得較為僵硬 (但朋友那種帶點呆萌的青春感很不錯)。

再來就是我只比導演晚一年出生,也就是只小她一屆,不過我在台北市中心的仁愛國中念書時,已經不要求學生剪頭髮了,但洛說台中的學校直到他國三才解除髮禁。體罰這件事,我也從來沒有被打過,倒是領了不少成績優異紅包 XD 可是,我不確定到底是因為我成績好,而其他同學有被打過,還是因為我的國小高年級、國中、高中班導都是較為年輕的女老師,她們思想開放的緣故,所以完全沒有在打人,年代久遠,真的是記不清了。不過,我非常不認同體罰這件事,成績好的人是因為本來就聰明,而不是因為怕被打所以成績好,好嗎? 前幾天看超級Y談台灣教育,說應該要「依照每個兒童的天性,讓他們『中心喜悅』。」我就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該幹的事啊 ! 我在學校適應得好,也從來沒有補過習,是因為我還算聰明且有毅力,對自己要求高,但那些不論多努力都沒有回報的同學又該怎麼辦? 真的好可憐。另外,電影裡師長的演繹都很適切,倒是夏于喬演的老師其實蠻類似我的班導,為人開明,還說覺得我比較適合念附中呢。

我小學時應該有用過撥接上網,電腦課考的還是「一分鐘可以打多少字」這種莫名其妙的考試 XD 但到了國中以後,印象中上網速度都蠻穩定的。國中時我的父母感情矛盾,兩人在家只有爭吵,後來媽媽索性下班後回家煮個飯就去念社區大學,爸爸下班回家時間較晚,姊姊作為一個大學生則是根本消失,導致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自己一個人在家,充滿了自由 XD 家裡的公用電腦完全被我霸佔,當時都用即時通、Yahoo奇摩家族,我還在網上追完了各式各樣的漫畫跟金庸全集,爸爸回家後就跟他一起看《大長今》跟金庸港劇,週末則是跟媽媽到處跑我的才藝課程,上完課就在附近的咖啡廳念書坐到晚上 (反正媽媽就是要避免任何跟爸爸的接觸),總之我的國中時代,就只有「爽」一個字哈哈哈。

電影裡的書店也非常有親和力!當年東區延吉街旁路口還是很大一棟金石堂的時候,我小時候都去這間金石堂光顧,就像電影中那樣是比較親切的裝潢,充滿了護貝卡跟貼紙 XD 直到高中念附中後,我的生活圈才拓展到敦南誠品那邊,但因為誠品感覺太有格調,對窮學生來說頗有距離感 XD 後來信義誠品開了,我就都在信義鬼混了,畢竟就在家對面~另外,我對「雙聖」比較沒有回憶,但說到「樂雅樂」我就熟到不行了 XD 小時候在民生社區上朱宗慶打擊樂,上完課就會和青梅竹馬一起去「樂雅樂」吃飯畫畫,大人們聊閨蜜心事,這也是成長階段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時光,後來國小到了中高年級,週末的才藝課年年變化,就再也沒有跟青梅竹馬一起相處過了。

綜觀整部電影,真的是充滿了各種共鳴,覺得喜歡!但最後落幕時我進入自己的情緒大哭一場,卻被陳綺貞的片尾曲給澆熄了熱情,我真的傻眼,這片尾曲完全不搭,情緒一點都不連貫,超級解嗨,可不可以替換啊? XD 換成普通柔和鋼琴聲也好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