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 : 攻殼機動隊1 / 2 : 無罪 Ghost in the Shell 1 / 2 : INNOCENCE : :

押井守 1995《攻殼機動隊 Ghost in the Shell》IMDB 8 / Rotten Tomatoes 95% / 豆瓣 8.9
2004《攻殼機動隊 : 無罪 Ghost in the Shell : INNOCENCE》IMDB 7.6 / Rotten Tomatoes 64% / 豆瓣 9

「虛擬體驗也好,夢也罷,存在本身的信息,既虛幻又現實,無論如何,人一生所能接觸的事物,對這世界而言,只是滄海一粟罷了。」

押井守導演的《攻殼機動隊》,不論是1995年成就斐然的第一集,還是之後一堆3D的第二集,探討的觀念跟故事進程是連續的,充滿哲思,驚人的文本對白,信手捻來全是名言經典,直到2016年,世界持續在向這些作品中的未來前進著,繼續研發人工智慧,繼續探討倫理問題。



|傀儡師|

1995年第一集,故事設定在2029年,城市市容像極了香港,公安九課內有許多改造人秘密警察,劇情集中在追查神秘駭客「傀儡師」,傀儡師能透過網路入侵人腦,植入虛擬記憶,再利用記憶被竄改的對象來達成目的,故事透過傀儡師與對自身感到迷惘的主角草薙素子,雙方的互動、對話、連結,來尋找到兩人能夠存在於世真正的答案。

「只要是科技能夠做到的,人類就會想辦法去實現,彷彿這才是生命的核心似的,可控的新陳代謝、強化的感官知覺、異於常人的反應速度和運動能力、大幅提升的數據處理能力,所有這些,都要歸功於我們的電子腦和義體的恩賜,如果離開了昂貴的維護就無法生存的話,我們也不能去抱怨什麼。」
「我們可沒把Ghost賣給九課啊。」
「如果我們願意,可以選擇離職,但我們要按規定交還義體和需保密的記憶,正如要有林林總總的部分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人,而其中每一部分又要有千差萬別,才得以構成迥然不同之人,異於他人的面容、下意識裡的聲調、夢醒時所見的手掌、兒時的記憶、未來的命運,以及我的電子腦所觸及的信息海洋,所有的這一切孕育了「我」,個人意識的昇華使我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同時也將我限定在「自我」之中。」
「這就是促使你將沈重的軀體沈入海中的原因? 」
「『你我猶如隔鏡視物,所見無非虛幻迷濛。』」


素子是一名全身義體化的改造人,她只剩下部分腦組織與她的意識,或可稱為靈魂,存在於此,身為改造人,她的義體可於不同的情況迅速轉變、反應,故義體應是有一定分量的,但她卻不顧危險,喜歡潛水,在漆黑的海底她可以面對自己身為人而擁有的情緒,甚至愛上在浮向海面時,產生的那種重生的感覺。

故事行進到中段,出現一位逃跑的義體,那具義體內,藏著傀儡師的靈魂。

「那具義體不是很像我嗎? 不是指面容和體型,大概所有的全身義體化生化人,都會有同樣的困惑,也許自己很早以前就死了,現在的我只是由義體和電子腦構成的虛擬人格,也許真實的我根本不曾存在過。『我的存在終究也只是由周圍的狀況,作出相應的判斷而已。』」
「你連自己的Ghost都不相信嗎? 」
「如果電子腦能夠產生自己的Ghost或者潛藏著Ghost,那讓我們相信自己存在的基礎又是什麼呢? 」


素子的疑問,和我先前在《銀翼殺手》、《人造意識》內提出的疑問非常相像,「當人類可以製造、當記憶可以植入、當照片可以假造時,我們如何確信自己身為人的價值? 」而傀儡師卻恰恰相反,它誕生於信息海洋,在網絡中產生自我意識,然而它非常確信自己存在,它稱自己為生命體,為了使自己持續存在而找上素子,為了永生,為了傳承 (繁殖後代)。

「我認為你們人類的DNA也不過是一段被設計用來自我儲存的程序,生命就像誕生在信息洪流中的一個節點,DNA對於生命而言,就像是人類的記憶系統一樣,獨一無二的記憶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人,雖然記憶本身就像是虛無的夢幻,人還是要依賴記憶而存活,當電腦已能使記憶外部化時,你們應該認真思考一下其中的意義。」

比起素子迷惘的狀態,傀儡師顯得理直氣壯,它發現,為了生存下去,它需要變異,否則也許一個病毒就能讓自己毀滅歸無,為此它想出的方法是,與素子融合為一。

「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如同在鏡中相對的實體和虛像,你瞧,我連接在一個龐大的網絡上,我自身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對尚未接觸體驗到的你而言,也許只能感知其為一道光芒,吾等均曾束於一隅,故需彼此比鄰而連,我們一切的集合體雖只依附於些微的機能,但現在是時候沖破捆綁我們的樊籬枷鎖,升入更高層的構造。」

最後,兩人融合,屏棄侷限的肉體而化為意識的永恆,「網絡無限寬廣」,素子也找到了她人生的道路和哲理,了解自己何以存於世上。



|無罪|

《INNOCENCE》故事開始於少佐失蹤之後的2032年,陸續發生機器人殺害主人後自殺的案例,巴特與德古沙奉命調查製造此款機器人的公司,繼而發生的系列事件。

「要我說的話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人類拋棄了機器人,因為他們沒用了,由於型號變更而一次次的購入新產品,一些被扔掉後流落街頭,得不到保養而慢慢變質,機器人只是在抗議人類用完自己隨手就扔...人類和機器人不同,但是那種信仰只不過是停留在非黑即白的簡單區別上,某種程度上去理解,人類僅非機械而已。工業機器人暫且不論,供玩賞用的人形機器人和Gynoid們,與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無緣,為什麼他們是人型? 有必要做成理想化的人型嗎? 人類為什麼要如此迫切地想做出和自己相似的形​​態呢? 小女孩玩扮家家用的人偶,不是真實嬰兒的替代或者是練習道具,小女孩也絕不是在做育兒練習,不如說玩扮家家和現實中養小孩相近,也就是說養兒育女是創造人造人這個古老夢想最快的實現方式。」

在勘察機器人故障原因時,一位女科學家這麼對他們說,比起其他對白過分地掉書袋,每句話都引經據典,這一段臆測人類觀念的想法反而既直接又好理解,人類為何想要創造與使用機器人? 為何要做成人形? 人類是無法奴役、掌控其他人類的,但卻可以如此對待機器人,它們近似人形、又乖又聽話,足以滿足人類病態的欲望。

「賦予人偶靈魂、模仿人類的樣子製造,我可真不理解幹這類勾當的傢伙的想法呀,如果要說到真正美麗的人偶,那也應該是沒有靈魂的軀體,垂死掙扎、死不瞑目的屍體。人類在姿態和動作美感方面,其存在本身就比不上人偶,人類認知能力上的缺陷,導致了現實的不完全。」
「所謂完美是指不擁有意識嗎? 或是擁有無限的意識? 這只有人偶或者神才能完美實現。」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能理解死亡的人屈指可數,大多數人並不是大徹大悟,只是因為愚鈍而習慣於忍耐罷了,也就是說人是因為無法違背自然規律才死亡,人偶認同死亡並把死作為自己的財富生存下去,金選擇了完全義體化這就是理由。」

「從外表看上去是活著的事物,卻存有是否真的活著的疑問,與之相對的,懷疑沒有生命的事物反而說不定活著,要問為什麼人偶讓人感到惴惴不安,那是因為人偶是人類的雛形,也即是人類本身,人類對可能會被還原為簡單的裝置和物質的恐懼感,也就是說人類對自己可能本來就屬於虛無的恐懼感,試圖解析生命這一現象的科學,也變為產生這種恐怖的幫兇,相信自然是可計算的信念,導出人類也可以被還原為簡單的機械零件的結論,『人體自身就是上了發條的機器,是永恆運動的活生生的樣本。』18世紀的人類機械論,借助電腦化和義體化的技術再次復甦,從借助計算機使得記憶的外部儲存成為可能的那一刻起,人類為了擴展生物機能的上限,積極地延續著將自己機械化的道路,超越達爾文的自然淘汰學說,人們在企圖用自己的力量擺脫進化論的束縛這方面,表現出了頑強的意志,同樣表現出了想要超越孕育自己的大自然的意志,幻想給生命裝備更完美的硬件正是這一噩夢的根源。」


這是更深入的討論,搜查過程中,兩人來到一處大莊園,莊園主人將自己改造成人偶模樣,他為什麼這麼做? 人類除了創造人造人,妄想一嘗神的滋味以外,他更妄想成為「神」本身,這個概念是不朽的,不像人類有生理的變化,會退化衰老,神與人偶卻是永恆的,有些人類害怕自身存在的定義越發條理化、簡單化,成為可被科學定義的單純物種,此人卻更希望捨棄其身為人的特質,捨棄思考、呼吸等等人要活著的基本活動,擺脫自然的規則,追求長生不死與永恆存在的可能。

最終,巴特殺入敵營,素子寄宿在其中一個機器人偶內現身幫助他,素子癱瘓整座艦艇的系統後,兩人來到一個船艙,裡面排列整齊的機器內,竟關著許多小孩,原來這個製造機器人偶的公司,竟實行著無法想像的病態工程,他們將孩子洗腦,複製他們的靈魂,植入人偶體內,這個不法實驗會破壞原始腦,有些孩子已完全失去自我了,正因為這種可怕的工程,這個公司的產品才會如此受歡迎,因為這群機器人懷有靈魂。

巴特放出其中一個求救的孩子,孩子對他說,有位被殺的檢查部長告訴他們,若是把機器人弄出事情一定會有人發現的,他修改了倫理代碼,故這些機器人可違反機器人法則,巴特聽後相當鬱悶,指責孩子做這些行為之前沒想過後果,沒想過會有人犧牲,孩子只是懼怕地哭喊「但是我不想變成人偶啊! 」素子聽後回答「『鳥血惹人憐,魚傷無人問,能發聲者是幸福的。』人偶要是也能說話,也會喊出『我不想成為人類』吧。」

故事行進至今才完整點題,到底什麼是「INNOCENCE」? 單純的孩童們,為了脫離可怕的禁錮,想到以傷害他人為方法,對外求救,你要如何責備他們? 故障的機器人們,被人們所懼怕,像是獵巫一般將機器人集體制裁焚毀,然而它們真的有錯嗎? 這裡又再次讓人想起《AI人工智慧》,如果那群被焚燒的機器人,就像那位小男孩一般是擁有感情的,那將如何? 對於動物我們尚且愛惜,不忍丟棄,但他們買來人形的機器人,是要拿來愛護的,如同《人造意識》內不受重視、沒有權利的機器人,即便它們是被設定的,是低智能的,難道機器人就不會反撲嗎? 不會像《駭客任務》、《機械公敵》,人類反被操控,立場對換嗎?

說到底,人類就只是千萬物種之一,「生死去來,棚頭傀儡,一線斷時,落落磊磊。」人一旦死去,就像棚車上的木偶線,一斷就散架,一切回歸虛無。我曾目睹寵物的死亡,以前的綠繡眼小葉子、國中時疼愛的小老鼠黑皮,他們的模樣沒有改變,但卻沒有了魂魄,身體僵硬,真的就像是不會動的傀儡,生與死只不過一線之間,卻改變了那麼多的事情,就算將自己改造成人偶的模樣,難道就不會死了嗎?

---

攻殼1雖是1995年的作品,卻非常俐落,劇情議題與探討的深度是成正比的,畫面安排與歌曲都是一絕,沒有無意義的畫面,動作流暢、情緒到位,不論從各種角度看都是非常完整、非常精緻的作品,經典名言是畫龍點睛、加分用的。

但到了攻殼2,雖然討論的重點不太一樣,卻覺得導演太過貪心了,想說的太多,資訊爆炸,呈現在劇情上卻有點鬆散,不像攻殼1的討論方式是循序漸進的。攻殼2,導演將想表達的想法散置在電影各處,卻導致整部片都在說教,對白艱澀難懂,雖然,好像就得要用這麼多的對白才能傳達出這部作品完整的意涵,但與攻殼1相比,攻殼2討論議題的方法實在不夠聰明,太硬的論證,觀影者會很累的。音樂我都很喜歡,不過畫面我還是偏好手繪,攻殼2的3D的確厲害,精緻,看得出下足了功夫,但我還是更崇拜精細的手繪,攻殼2那種嚇人的3D建築,讚嘆一下尚可,整部看下來依舊讓人疲憊。

攻殼系列為科幻議題帶來很高的深度與討論性,有機會想要拜讀一下原作,或是眾人一致推薦的神山導演動畫版,探討的主題的方向應該會跟電影版有所區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