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 : 八惡人 The Hateful Eight : :


昆汀·塔倫提諾 2015《八惡人 The Hateful Eight》IMDB 7.9 / Rotten Tomatoes 75% / 豆瓣 8.3

颱風假,在家和父母一起看昆汀的第八部電影,感到尷尬......本就知道昆汀的電影血腥暴力,雖是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但這部還有暴露且具有惡意的性的描述,在晚餐時間想說好久沒看昆汀的電影,於是端出來,結果只是超級後悔做出這個決定 XD,我覺得蠻好看的,可是應該要自己私下看~~嗚~~

---

電影將近3個小時,節奏並不快,有些動作與橋段我甚至覺得冗贅,可是昆汀的電影就是在無限疊加的台詞中展現其魅力的,而且這部真的很發人深省,他的上一部《決殺令》是南北戰爭時的故事,這部延續其時代背景與設定,時間落在南北戰爭後的某一年,同樣涉獵了種族與南北派系的問題,並質疑「善惡」的分際,八惡人,另加上一位隱藏的惡人,和代表善良的馬車夫,十人的群戲,將「善惡」辯論推至極致,更別提故事發生的場所只集中在馬車和避雪小屋之中,密閉的環境讓人與人間的衝突更具張力,故事不會是一般價值上的精彩刺激,但議題廣且深,需要良好的精神力來消化內容。

片頭由一尊被白雪覆蓋全身的耶穌像特寫開始,搭配非常好聽的磅礡配樂,慢慢地拉遠,直到主要場景之一的馬車從遙遠的雪景之中駛向近景,歷時好幾分鐘,才開始另一顆鏡頭。

一開頭就預示了這部電影的緩慢,但看完全片一想就會知道,使用耶穌像的意義十分深遠,就如貫穿全片的「林肯的信」,這兩者分別佔據了片頭及片尾,是有其目的的——片頭的耶穌像,在一片蒼茫的雪白之中受難的模樣,似乎預告了一場血腥的爭鬥就要發生,而片尾的信件,倒臥在一片血泊之中,其中的氣氛卻是莊嚴肅穆、且高貴感人的,極端的對比,但兩者都揭示了一種和平的信仰和偉大的情操,要人們跨越種族和立場,去擁抱彼此、去付出去犧牲去愛,比對電影過程中的仇殺和對立,有著譏諷又帶著淨化的作用。

---

電影以章節來做分野,一開始故事只集中在馬車上,最先登場的四人為少校Warren、馬車夫O.B.、及車上乘客——劊子手John Ruth、女罪犯Daisy Domergue。少校曾為北軍騎兵,但現在和劊子手一樣是賞金獵人,兩人算是舊識,互相說好保護對方的賞錢。後來又有一人加入,他是南軍的逃兵,自稱紅岩鎮的新警長——Chris Mannix。

「善惡」的辯駁很前面就開始了,一般人眼見約翰對待女囚是多麼粗暴,都會覺得不忍,但當少校拿出林肯的信,卻被她噴了滿紙的血與口水時,他的反射反應就是將她打下馬車 XD,如同前面所說,林肯的信在這部片裡幾乎與耶穌同義,都是理想與善良的象徵,那麼褻瀆了這紙理想的女性,自然不會是什麼好傢伙,觀者的觀感就此轉變。

「你參戰是想把黑人當奴隸,我參戰是想殺南方白人佬,那表示我能大開殺戒。」

接著警長的加入,讓馬車的對立氛圍更加明顯,但氣氛並沒有非常嚴重,因為眾人的目的是一樣的,他們只想在暴風雪來前,趕緊到能休息的地方去,最後一齊前往紅岩鎮,得到各自應得的。來到「米妮的裁縫店」後,後四個惡人便登場了,分別為自稱替米妮看店的墨西哥人Bob、絞刑行刑官Oswaldo Mobray、自稱與母親過聖誕的牛仔Joe Gage、和南軍老將軍Sanford Smithers。

「既然你被通緝謀殺,我來打個比方,就當做你是兇手,約翰魯斯要把你帶回紅岩鎮因謀殺受審,如果你被判有罪,紅岩鎮人民會在廣場吊死你,身為絞刑人,我會執行處決。如果這一切最後發生,那會是文明社會所謂的『正義』。然而,如果你殺的人有親朋好友,他們私自處決,那就是『私法正義』。私法正義的好處就是有報仇的快感,但壞處就是容易分不清對錯。但到頭來,這兩者有何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我,絞刑人。我不在乎你做了什麼,我吊死你時得不到滿足,那是我的工作,我在紅岩鎮給你絞刑,再到下一個城鎮,在那裡給別人絞刑。拉起槓桿給你斷頸的人,是不帶感情的人,那種不帶感情,就是『正義』的精髓,因為行使正義若是動了感情,那就會有危險,會破壞正義的公正。」

這一段非常有意思,絞刑行刑官給女囚的一長串說教,實際上卻揭露了整部電影的關鍵——到底什麼是「正義」? 讓人不忍直視的一個橋段是黑人少校與老將軍的衝突,少校一進入米妮的店,便遭受將軍對於黑人非常尖銳的惡意,即便兩人站在對立的南北兩邊,即便每個人都可以有各自對於任何事情的立場,但只要危害他人的自由與性命安全,都應該被譴責。這兩人的衝突便是如此,將軍不該的是種族歧視,他們不把黑人視作人,而是更加低等的生物,反抗如此權威的少校,選擇殺人償命,更甚者,他認識了將軍的兒子,卻以虐待作為報復,且以一段讓人看不下去的狠絕描述他虐待的過程,旁觀者都不忍心,將軍怎能沉得住氣? 他在將軍面前放了一把槍,但將軍是比不上他的迅速和準確的,他就這麼成為十人中第一喪命之人。

接著故事來到最明顯的轉折處,第四章「多摩格的秘密」,告知觀者有人在咖啡裡下藥,直接證實了女囚的確有同夥,然後故事走向開始變得緊湊,伴隨著越來越大的暴風雪,及喝了咖啡的約翰和O.B.之死,故事也峰迴路轉,並出演了當天稍早於米妮的店發生的浩劫——當天稍早,有四個惡人進了米妮的店,米妮正在煮咖啡和燉肉,好人戴夫則在跟將軍下棋。他們看似友善地與忙碌的主人閒聊,但很快地痛下殺手,這一整屋無辜的好人,就為了他們要拯救的多摩格幫派中老大的姊姊,莫名奇妙就喪了命,於此「善惡」之分也更加清晰。

回到已兩敗俱傷的店內,女囚打算與警長交易,說只要他殺了少校,他們就保他平安,不只讓他賺取其他已死惡人的賞錢,也會讓他順利至紅岩鎮就任。然而,似乎就要成功的手段,警長卻突然拒絕,這裡的轉變絕佳,觀眾也能夠認同,因為就算每個人都是惡人,但前面的惡人們,他們所擁有的立場幾乎都可搭上「私法正義」的框架,可是多摩格幫派的眾人卻不是,早在他們佔據了米妮的店,他們就已犯下濫殺無辜的大罪。

警長的依據便是如此,別說約翰是唯一保證將女囚活著帶到紅岩鎮之人,馬車夫更是毫無威脅,可以說,多摩格幫派的人們也在行使「私法正義」,但只為了救一個人,竟以數條人命換之,這已超越所謂「善惡」的分辨,而是絕對之惡,他們不是在實踐正義,而是破壞正義。另外,警長也提到了「旁觀者之惡」,不只是指女囚看著咖啡下毒而默不作聲的過程,更指控了前段時間,無視於毫無力量的米妮夫婦與員工之死的老將軍的錯誤,就算他們只圖自保,但這種滋長惡勢力的旁觀者眾,這個世界不缺自掃前門雪的人,缺的是有勇氣、敢站出來反抗與糾正世道之人,一如耶穌,一如林肯。

「你不懂身為一個黑人對抗大美國的感受,黑人能安全的唯一時刻,就是白人卸下敵意之時,而這封信的優勢,就是讓白人卸下敵意。」

最後我們得到一個溫柔的結尾,便是那封「林肯的信」,信裡充滿了溫煦的理念,期望世界和平、不再互相對立,這世界或許沒有從來不犯錯之人,也或許沒有完全的善人,但我們可以先一步卸下惡意,退一步能讓世界更好。在此也不得不想到前日才看的《神鬼獵人》,白人與印第安人的國仇家恨,濃縮在一個小小的獵人身上,他身為白人卻與印第安女子結為連理,白人奪走了他的妻兒、他的家,最終他報了殺子之仇,但也難逃一死。《八惡人》最後的美意比起來就好多了,因為它讓原本站在對立面的黑人少校與南軍叛兵結盟,除了種族的相對,還有階級的相對,可能更有著身份上善惡的相對,即警長和通緝犯的身份,然而兩人能夠化敵為友,最後比肩共抗殺害無辜的更惡之人,這不會是巧合,是細心的安排。

---

這部片雖然相當長,但展現的內容和力度足夠,而且景色實在美麗,攝影選擇以70mm復古膠卷攝製,配樂的震撼和慢動作鏡頭的搭配相得益彰,導演也選擇一些相當衝突的元素來呈現,如神聖的耶穌像卻在大雪紛飛中受難,而將軍之子卻在陽光明媚的雪景中受虐,象徵良善和化解對立的林肯的信在血戰後揭示,更明白的當然非昆汀的「暴力美學」莫屬,以不讓人感到噁心或受不了的方式展現暴力,其中帶著戲謔和幽默的成分,每一個元素都位於違和之所,軟化了電影冷硬的說理,讓觀者能在較為輕鬆的觀影經驗下,捕捉到深刻的道理。

這部片的群戲的確精彩,而我更喜歡的是每個人的演繹和口音都相當富有魅力,光是聽他們念台詞就已經感到飄然,真的十分耐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