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 : 我記得⋯⋯ : :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 :


同樣是從誠品拿到的票券,兩場均在市政府親子劇場觀看。都是三小時的長劇,雖非本意卻精神萎靡,不過總體來說都是不錯的經驗。

《我記得⋯⋯》是五個高中時代好友,無意間在即將被拆掉的學校再次相遇,五人回憶著高中時的青澀歲月,再回到現在解開當時未能釋懷的遺憾,最後在送走象徵中心的老大後,持續維繫著他們之間的羈絆。

這一部戲我最喜歡的地方是空間的運用——兩三個大型的空心長方體,下方裝有輪子,場景轉換時很好定位,中間平台可放置桌椅,是非常易於轉場又極富空間感和彈性的道具,尤其線狀的邊框可互相塑形、互相輝映,又不完全切斷內外空間,因此內空間 (如教室)、和外空間的交織處於一種極具意象的狀態,是我少數看過的戲劇中最獨出的舞台設計。

戲劇內容上過去和現在的時間穿插進行,觀眾可由互補的劇情逐漸挖掘主角們的生命故事,像電影般的時間碎片,是這部劇好看之處。其中,高中歲月的描寫真的完全勾起我對於高中的回憶。我當時也是那樣,沈溺在社團生活之中,時不時彈琴大聲唱歌、與朋友鬼混、談戀愛,單純而熱烈地活著,精彩萬分,整齣戲就像一個時光膠囊,長大後再來回顧青春,確認我們是不是長成了理想的模樣,還是變成我們當年不想要成為的大人。

主角由社運人士、前職棒選手、新聞主播、嫁進豪門的兩性專家、和博士候選人組成,他們的話題層層混織著台灣的社會狀況,從中看見小人物如何適應時代和生活的變遷。在還不用為其他事情擔憂的青少年代,他們像一般人一樣情竇初開,有男與女的情愫和衝突、女與女的猜忌和嫉妒、還有男對男的愛慕,也有喜歡上同一個人的男女之間的互相鼓勵和扶持;三男兩女之間,可以想像得到的感情狀態都寫進了劇本,儼然形成一個獨立的小社會,由老大義勇退學、怕自己耽誤對方而提出分手、卻使得女方痛苦失戀而後未成年墮胎,另有喜歡女方的男孩為她籌錢而偷社費、及女孩之間的針鋒相對,最終造成一個遺憾的青春。

五人再度聚首後,看見社運人士孤身面對國家機器的奮勇、新聞主播無力對抗現實的悲憤、豪門媳婦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處處悲哀、前職棒選手難以抵抗醜聞風波的無奈、還有學歷與成就最高,卻對自己失去信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而打算自殺的學者的憂鬱;這些身份讓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經驗,搭配著他們各自的性情,每個人都有著各自位置上說不出口的苦和痛,這些經驗也非說出口來就能被人全然理解,我們只能由自己的經歷和想像去補足對於個別事件的判定,即便他們有著如此不同的人生,卻能從中看見不管是哪一個身份、哪一個位置,都是艱難的路徑,生命一點都不簡單,在那個人際關係是最大煩惱的年代,比對出社會後的諸多無所適從,還是要單純多了。

劇本寫得不錯,不同人物也很能讓不同的觀者互相帶入各自的生命經驗,人生雖然充滿了瑕疵與遺憾,但是互相珍惜友愛的朋友們能夠繼續彼此陪伴,已是幸運。我們現在正處於這個離高中有一段距離,又出了社會一段時光的年紀,這齣戲非常點題,或許我們還有許多的困難尚未經歷,不過生活樣貌已十分鮮明,是極有共鳴的一齣戲。只是戲劇過程稍嫌冗贅,有許多無言而過長的動作鋪陳,偶爾讓人出戲,是比較可惜之處。

---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二人劇,場景非常簡單,一個弧形的走道、一架鋼琴、轉場可以不斷交換的桌椅、病床等道具、以及背景投影,算是很基本的舞台設計;兩位演員的表演與魅力要完全抓住全場焦點,是一件非常疲累的事情,我就晃神好幾次,因為場景太過單調,內容又十分類似,真的是有點無法聚焦,覺得非常遺憾;另一方面,這齣戲改編自國外暢銷書,與台灣社會沒有連結,難以讓人產生共鳴也是部分原因。

撇除這些因素,這兩人的口才和表演都吸人眼球。蠢蠢的、簡簡單單的師生關係,從懵懂而單純的學生時代,到經過酸甜苦辣的中年時代,兩種與教練相聚的經驗全然不同。男主角原本想做爵士鋼琴手,但在支持他、又是他的偶像的叔叔過世後,他便封印了原本的理想,成為一個有錢有名的體育記者,忙碌又富裕的生活讓他遺忘了初衷,也忘了他與教練的約定。一次在電視上看見教練對抗漸凍症的專題報導後,他再次與教練取得聯繫,在教練逝世之前,他將自己星期二的時間全數奉獻於他,拾回過往簡單的自己。

其實我沒看過書,也不是很認真看劇,所以沒資格評論,不過在我有限的印象中,中年男主角有著一副李奧納多吊兒啷噹的模樣 XD,就是一種有點土豪的莫名自信,但在與總是將他人看得更重、發自內心真誠待人的教練相處之後,他變得謙卑,一個意氣風發的人,要重新謙和地面對生命,除了親身經歷,也要改造自己的價值,身邊的環境很重要,但自身的心態調整更重要,這大概是這部作品最重要的課題了。

兩部戲都不錯,但也有我覺得遺憾的地方,目前少少看過的幾部,果然還是最愛《無差別日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