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 : 藍色大門 Blue Gate Crossing : :


易智言 2002《藍色大門 Blue Gate Crossing》IMDB 7.3 / Rotten Tomatoes 83% / 豆瓣 8.2

身為一個附中校友,《藍色大門》絕對是青春必備的一個篇章,裡面有著我懷念的校景、我喜歡的演員、我喜歡的樂團,有著對自我認同的哀愁、有豐沛的情感、有無限的青春。《藍色大門》作為一個校園片,學生的煩惱和校園感都表現得不俗,台灣早期電影真的很多佳作。



|一切的起點——林月珍|

「我看到,十年,又好像八年,我帶著我的女兒,很乖、很漂亮的那一種,和幾個貴婦在喝下午茶,太陽很亮,很溫暖,後來,我老公他就推門走進來,他是那種...」

電影開頭,兩個女孩在體育課時坐在樹下聊天,孟克柔說她什麼也看不到,她睜開眼睛,盯著林月珍聽她說她對於未來的想像,孟克柔的眼神很溫柔,她總是用這樣的眼神看她。

林月珍是我最討厭的女生類型,在她身上我看不到任何一絲值得學習的地方。她愛作白日夢、沒有行動力、消極又被動、而且非常不負責任,感覺她也不珍惜友情。愛作白日夢跟被動這幾點就算了,因為學生時代、情竇初開的年紀,我也經歷過,我很了解在不夠有經驗、處事也不夠圓滑的時候,所有的經歷都是人生的第一次冒險,所以面對有好感的對象時,那種羞怯到想把自己埋起來的想法、忸怩作態、裝模作樣,這些我也都嘗試過,也會記錄那些莫名其妙的歡喜和悲傷,而當事人可能完全不知道。戀愛時的女孩子是很好笑又可愛的,而且因為大家都正在經歷那段時期,身邊會有很多盟友,她們會為你出主意、為你開心、也會拿你尋樂,也許也會有對手、有討厭你的人,但那段期間真的很珍貴,很快地上了大學、出了社會,這之後的戀愛都不會是同樣的模樣。《藍色大門》描寫學生時代的情感,描寫得很真實,人物的舉動也勾起我的回憶。

可是我極度厭惡林月珍不負責任這一點,那就是她敢做不敢當。她要小孟去夜晚的泳池跟張士豪搭話,幫她搭建橋樑,但教官一來,她就跑遠了。她要小孟去幫她交情書,然而署名卻不是她自己,導致後來小孟遭遇的諸多霸凌事件,她不只是不說出真相,就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甚至對朋友視而不見,假裝她不存在。我的天啊! 這個人要說有多討厭就有多討厭! 完全差勁透頂!

雖然非常氣憤,不過她就是一個推進劇情的工具,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對她我只有幾個印象是好一點的——她要小孟戴上張士豪的面具,抱著她慢慢轉圈;這裡真的有點心動,這個怕羞的女孩子,除了跟最好的朋友傾訴之外再無處容納她的感情;從這一幕可以感覺到她情感的真實重量,更可貴的則是孟克柔對於好友的完全包容。另一幕則是她原本想著用張士豪的原子筆寫他的名字,寫到沒水,張士豪就會愛上自己;但從未相處過、甚至以為她不存在的男孩,哪有可能因為這樣就喜歡上她? 月珍被拒絕後,她把偷來的東西拿去頂樓燒,又反悔,再次寫起筆記本;但這次她堅持不久,她停頓一下,改寫「木村拓哉」;這裡十分幽默,並能感覺到她的無奈和對自己的嘲諷。



|我是女生,我愛男生——孟克柔|

「世界上不是每個人能像你一樣,這世界其實是很不公平的。」

相對於類似典型女孩的月珍,孟克柔則是個渾身帶刺、富有個性的女生。若她生來就符合社會對於女生的期待,她是不是就可以做一個平凡而無憂無慮的17歲高中生? 但她並不是,而且她生活在一個更加封閉的過去,那個社會不只是不教導關於性向的知識,甚至全然否定他們的價值觀;可以想像,生在那樣的環境,一個性向不同於他人的人會有多壓抑,她不只要抑制自己的感情,還對自己、對整個世界充滿懷疑,覺得自己是不正常的,想著是不是跟男生接吻就會變得正常,而試著去做,結果徒勞無功,最後只能規訓自己,「我是女生,我愛男生。」透過不斷不斷地罰寫,強迫這個「正常」的念頭灌輸到思想裡。

為了自我的認同而困擾的女孩子,她當然會對這世界感到憤怒,畢竟她不被社會所接納,她是個異類,異於常人的存在,雖然她掩飾得很好,但也從未感到幸福,她當然會憤怒。

就在她最混亂的時候,又遇上一個單細胞生物,什麼都不懂就一直追著她跑,單純到令人生氣;不過,這個陽光男孩也同時充滿了正向而明亮的特質,剛開始雖然很煩,相處起來卻很愉快。張士豪的單純不帶批判性,他能夠包容不同於他的價值觀所能想像的事物,他喜歡孟克柔,不因她喜歡女生就疏遠、就不再喜歡她,跟張士豪相處會使人放鬆;所以小孟只把這個秘密分享給他,從那一刻起,小士就不再只是追著她跑的男孩,從第一次一起聽1976以後,小士就已經成為她最好的朋友,到了後來,更是最特別的存在。

「就是這樣活過來的。好希望趕快看到那一天喔。」

小孟最後還是抑制不住對於月珍的感情,趁著她又在發白日夢,小孟親了她,友情戛然而止。就算她的性向不同,她也只是像平常人一般,喜歡某個人、懷著戀愛的心情,並失戀了。

小孟問她媽媽,父親走的時候她是怎麼撐過去的,她母親告訴她就是這樣活過來的。雖然有答跟沒答一樣,卻非常真實。很多失戀的人也許都曾經以為自己走不出去,但其實,時間真的是最好的藥劑,一開始可能天天以淚洗面,可是就這麼過著過著,直到有一天,你會發現聽到對方的事情將不再心痛,提到他也不再尷尬。其實我很高興小孟為這段感情做一個了斷,雖然也許她只是情不自禁;檢視她喜歡的對象,實在為她擔心,因為那個女孩除了外表以外都不得我意,希望她只是愛上戀愛的形式。桂綸鎂在這段的演技還不到位,感覺只是在念台詞而已,不過今後,她終於可以發自內心微笑。她給我們看到了一個尚不受社會價值所接納的學生,所擁有的矛盾心理和尖銳敏感。

在我國中的時候,從來沒對男生動心過,那時我曾懷疑自己是不是喜歡女生,不過我並不強求,我沒有真的煩惱過,並盡全力享受學生生活,我們有無限的青春可以揮霍,我想要活在當下,到了高中我才學會為情所苦,也體會到全新的世界,戀愛的確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張士豪|

「如果,你17歲,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學、不再是處男、尿尿可以一直線的話,你該是多麼幸福的小朋友。」

張士豪簡直就是一張白紙,單純可愛又很好笑,像隻大型犬一樣無害,讓我想起高中的男友。高中的時候我們都很天真,覺得未來離我們很遠,也沒想過社會上發生些什麼事情。張士豪跟我很像,身在無後顧之憂的環境之中,生活也算是美滿,於是想的只是過好生活、努力地朝大學這一目標邁進,我們只要盡全力衝刺就行了,現在想來那時候真的很幸福。

「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這是文眼哪。三個主角在這段短短的歷程裡,好像就要接觸到愛情的核心,三人有各自的故事,也有各自的成長和毀壞或是構築的價值,這是一段真正的教育,真正對人生有幫助的養分。

我很慶幸自己高中三年完全沒有白活,我努力地練吉他、玩社團、談戀愛、並參與聯會,每一個階段我都視那個目標為自己的唯一,當我一件件達成之後,我覺得自己強大、無所不能。學生時代總是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那時候大部份的人都對於樹立好的目標毫無疑問,只要勉勵向前,總有一天我們都能成就非凡,成為厲害的社長、聯會的幹部、表演的中心人物,這些我全都擁有過,更美好的是,我也找到自己未來的目標,能夠拼命地朝它邁進,並在消沉的時候,有著情感上的依賴,那時候的我簡直擁有了人生的全部。上了大學、出了社會,目標這種事卻變得相當渺茫,想破頭也找不出一點蹤跡,雖然明白自己一直走在喜歡的道路上,這輩子都是靠著目標生活過來的台灣學生卻無所適從,沒有目標就好像沒有存在的意義,感覺自己的人生只剩一場空,但我們總是忘記,其實學生生活會那麼精彩,並不是因為我們達成了多少目標,而是其中追逐成長的豐沛過程,虛幻的目標沒有用處,要讓現在的人生也充滿意義,就更該認真地面對每一天、每一個當下。

就像張士豪一樣,每天獨自練習游泳,就算沒有得獎,好像什麼也沒有做,卻還是會留下一些什麼;小孟也是,以結果而論,她沒有什麼改變,但其中她走過多少、多遠,無人能知。這是一部勉勵觀眾活在當下,過好、過滿,堅強溫柔的電影,非常溫暖。

「三年五年以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 雖然我閉著眼睛也看不見自己,但是我卻可以看見你。」

真正知心、或是喜愛的好友會是這樣的,就算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毫無想像,卻能用最完整的愛去期待對方的未來、衷心為他們感到開心,真正的友情應該是這樣的。

---

這部真的是最接近我們心中青春的電影了,我真實走過的校園、吉他社聚集的地方、泳池、體育館,覺得不管看幾次都能夠將遙遠的回憶喚醒至現在,真的非常非常美好。配樂的部分讓我想到岩井俊二的電影,也許屬於青春的篇章就該是這樣的,輕快、躍動,讓人忘記成長的憂愁、盡情享受生活,這是最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