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 : 噩夢輓歌 Requiem for a Dream : :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2000《噩夢輓歌 Requiem for a Dream》IMDB 8.4 / Rotten Tomatoes 78% / 豆瓣 8.7

「每個人的痛苦和慾望都相連著、交織在一起。」

這部知名的吸毒電影,我會知道是因為導演買了今敏《藍色恐懼》的版權,翻拍其中一幕,另一方面,導演的另一部作品《黑天鵝》之前吵得沸沸揚揚,很多人認為和《藍色恐懼》相像,但導演極力否認,而上映當時今敏也已於前一年逝世,據傳導演因此而遭受許多負評。

撇除這些爭議,這部電影的確高竿,我喜歡它明快的節奏,咻咻咻,一幕接著一幕,簡單明瞭地表示吸毒和吃減肥藥的過程,每日每日重複著同樣的舉動,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稀鬆平常,但每一日都比前一日更加地飢渴、貪婪、更加執著,就在這種緩緩累積而上的慾望逐漸增強的同時,主角四人的生活也走向毀滅,最終失控到無以復加,每個人的結局都不是他們曾經夢想的那樣。我很喜歡最後一幕,每個人的生活都變調了,失去了希望,但他們的人生依舊在進行著。在最高亢的高潮過後,他們滿懷心事,抱著逝去的夢想,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以窩在床上睡覺作結,所有人的痛苦悲傷都混雜在一起,在睡夢中相連,隔日他們還是要振作精神面對新的一天。



|母親——寡婦Sara|

「它是我早上起床的理由,也是減肥的理由,為了能穿上那件紅禮服;它是微笑的理由,它讓明天更美好。我得到了什麼? 為什麼我還要整理床、洗碗盤? 這些我都做,但我為何要做? 我很孤單。你爸爸走了,你也離家了,我沒有人可以...照顧。我得到了什麼? 我很寂寞,我老了。」
「你有朋友呀,媽。」
「那不一樣的,她們不需要我。我喜歡這樣的感覺,我喜歡想著紅禮服、想著電視、還有你跟你爸爸。現在我看到陽光,都帶著笑容。」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我覺得電影題材對於老年危機的刻畫相對較少,就算有老人角色,也很大一部份是作為回憶的敘事者,老人們喜歡回味過往的榮光,難以正視當下的問題。寡婦Sara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她的每一日都在與兒子爭戰,Harry不學好,不工作也不正經,只知搶母親的電視換錢買毒品,身為寡婦,她除了這幢屋子以外什麼都沒有,直到那一天,她接到了一通電話,說她被選上參與她愛看的電視節目來賓,Sara此後只為了這個目標而活。

獨居老人的苦會是怎麼樣的? 沒有人真的重視自己、沒有人需要自己、這世界沒有你也不會怎麼樣。一個被世界遺忘的人,當有一天發現自己在這世上還有一席之地、還能有一番作為,那種遺落許久的熱情會更加放大,並且被虛無的目標所矇騙,以為那就是自己一生追求的成就。但那種曇花一現的名聲代表了什麼? 那既不是她努力爭取的機會,也不是她的才能為大眾所看見,那只不過是一個亂槍打鳥的節目,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台,可是卻什麼也證明不了,在一個短短的節目裡就能道盡你的一生嗎? 你的一生是這麼膚淺的嗎?

Sara不在乎,她早就失去了活著的熱情和意義,現在卻找到新的人生目標,減肥成功並穿著她美麗的紅洋裝,受眾人的期待和讚賞,那些畫面不斷在她的腦海輪播,她越是發了瘋似地拼命吃藥,她的夢想就越發清晰,越來越近,近到能穿下那件紅洋裝。然後她就病發了,被關到精神病院去了,醫生、護理師,沒有人待她如對待正常人一般,沒有人在乎她的夢想、她的目標、她在乎的事情,她也只能一生活在夢裡,被誘惑她的冰箱所追逐、被她渴望的電視和節目主持人所驚嚇,被醫生、被護理師,強迫性地,如對待實驗品一樣被治療著。



|兒子Harry|

「很抱歉我一直不學好,我很想補償你。我是說,我知道我不能改變發生過的事,但是我希望你知道,我很愛你,而且我對你很抱歉,我希望你快樂,所以我買了台新電視機給你。」


我總覺得Harry其實是很單純善良的人,雖然他沒有特別遠大的目標,還想著發財,但他運用金錢的方式——首先他想為女朋友開店、實現她的夢想,接著送母親一台新電視,有錢之後選擇為自己所愛的人付出,我想他是懂得愛、懂得珍惜、懂得感激之人,而且,他也是心思細膩之人,懂得自己重視之人的需求和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事,他是有好好在觀察的,這讓我覺得十分體貼。

不過對於Harry對待母親的態度,我倒是心有戚戚焉。我覺得自己跟他很像,明明很想善待父母,明明很敬愛他們,但為何只要面對面相處就沒辦法表現出愛的那一面? 一直告誡自己控制脾氣,到最後還是忍不住經常還嘴,接著又是兩敗俱傷收場,結果只能在特殊的日子偶爾展現心意。為什麼面對家人,我們總是無法更加地坦然直率呢? 一樣的舉動和話語,就只有對家人做不出來。這世上最遙遠的距離,真的不是位置的問題,而是心的問題。

Harry本來看起來並沒有他女友毒癮那麼重,可是反覆地在傷口上打針後,傷口感染,又因為使用毒品的關係而延誤就醫,到最後一切都來不及時,只能失去整條手臂。為什麼他們要吸毒呢? 在片中的表現,一開始吸毒只是一種爽感,但當上癮之後,不吸毒時整個人都不對勁,無法聚焦、無法思考與行動、昏昏沈沈、迷迷糊糊,使用毒品之後,反而神清氣爽,整個人都很有精神,也有餘力面對複雜的現實。我不曉得毒癮是不是就是電影中看起來的那樣,可是因此而離不開毒品,很有說服力。



|Harry的朋友Tyrone|

Tyrone獨自一人時,經常想起他的小時候,他似乎家境不好,但母親的愛卻支撐了一切,所以他很想出人頭地,想要報答母親,也想讓她驕傲,結果他們選擇的方式卻是妄想一夕致富。Tyrone有行動力,也有腦袋,雖然他走的道路不正當,不過藥頭想提拔他一定也是看見他的潛質,只可惜他沒有運氣,短暫的財富沒有保證,他也沒有經驗去面對讓人措手不及的突發狀況,在他們一直依賴的藥頭被殺害之後,兩個好友只是一直追著放藥的消息跑,當然一無所獲,最終Harry犧牲了一隻手,Tyrone則犧牲了他的自由和前程。



|Harry的女友Marion|

Marion非常漂亮,她生在家世良好的大家庭裡,可是她不喜歡被拘束,她自由、奔放,總是隨著自己的性子走,就算在拮据的生活裡,還是保有著做服裝設計的夢想,Harry和Tyrone剛開始獲利的時候,他們吸著毒、做著夢,度過了如天堂一般的時間。然而Tyrone入監後,Harry將存款全部拿來贖他,三人沒有金錢來源,只好指望Marion。Marion已與家裡斷絕關係,唯一有往來的只有她的心理醫生,為了錢,她只好硬著頭皮見面,中年男子有年輕漂亮美眉投懷送抱,也許真的不會拒絕,Marion很受傷,但結果還是不理想。Marion既丟了尊嚴,也還是拿不到藥;在對Harry失望透頂之餘,她的身體也不堪負荷,最終她放棄了自己曾經的堅持,用身體交換,成為毒品的奴隸。

---

這部片的結構說起來很簡單,而且是很順暢的起承轉合,只是一步步邁向瘋狂與毀滅。片頭開始就使用兩個鏡頭同時剪輯、互相比對的方式,讓觀眾可以迅速看見人物的模樣與舉動,到後來剪接越來越快速、越來越凌亂,搭配旋轉與變形的鏡頭,和演員歇斯底里的表演,任誰都能感受到那為了得到藥品的急迫感,好像沒了藥他們的人生也將不復存在。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價值? 他們失去了追夢的能力,空虛的生活也不再有任何意義,成為奴隸,為了獲得藥物而活,夜晚只能獨自瑟縮在一角,抱著毒品落寞地笑,這應該是每個人最悲慘的噩夢了,除非你願意只是沒有價值地活著,只是活著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