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朗 1927《大都會 Metropolis》IMDB 8.3 / Rotten Tomatoes 97% / 豆瓣 9.1
偉大的史上第一部科幻長片,誕生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德國威瑪共和時代,由德國表現主義的猶太導演弗里茨·朗執導,達五百萬帝國馬克的超高製作成本,是史上最昂貴的默片電影。上映後六年,希特勒上台時,被政治審查刪去了四分之一的內容,票房慘不忍睹,且自二戰後原始母片散佚,2008年才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電影博物館中發現16米釐拷貝版,並找到其中約23分鐘的失落片段畫面,經數位修復後重新上映。《大都會》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獻遺產。
|經典的反烏托邦設定|
2026年,人類被分為兩個階層:被稱為「腦」的企業家住在高樓大廈上,每天享樂地生活;被稱為「手」的工人階層則被困在地底城市,每天辛勤地工作。男主角法迪是大都會統治者的兒子,某日在花園遊樂的他,意外遇見來自地底都市的漂亮女子瑪麗亞,法迪去到地底城市尋她,卻在途中目睹工業意外,機器變成神祗摩洛 (Moloch,記載於上古希伯來聖經中,經常伴隨火祭兒童的記載),不停地吞噬走上機器的工人。我真的被這一幕嚇個半死,未免也太酷炫太前衛了吧 !!
出於對工人的同情,法迪背叛了父親並成為一名工人。於此同時,統治者發現瑪麗亞竟是地底城市的宗教領袖,於是和瘋狂科學家共謀以女性機器人取代她的存在,可憐的瑪麗亞就這樣無辜地犧牲了性命。邪惡的機器人而後煽動工人起義破壞機器,讓他們誤以為此舉是在反抗上層社會,實則卻破壞了地底城市的運作,使得洪水氾濫,絕望的工人於是將機器人瑪麗亞當作女巫燒死。最終在淹水時拯救了工人兒女的法迪,成為統治階層與工人階層間的調解者,這也是字幕所謂的「腦與手的調節者一定是心。」
|驚人的美術設計|
《大都會》在科幻電影史上的重要性,在於它完整呈現出未來城市的樣貌:滿是機器的地底都市、窄長伸展、與天齊高的摩天大廈;這些具有裝飾藝術風格的布景設計與機器人形象,不斷影響著後世的科幻視覺語彙。另外,將機器與古代死亡有關的神祇結合,呈現出機器冰冷而非人的面向,工人們機械式的行動,以及暗色調和高對比的畫面表現,都塑造出冷漠的壓迫感;這樣的視覺一再被後世的反烏托邦電影重複呈現,進而形成一種反烏托邦式的風格美學。
-超厲害ㄉ未來都市場景-
-帥到沒朋友ㄉ機器人與場景設計-
-聖靈充滿ㄉ宗教場景設計-
-邪惡到不行ㄉ邪惡機器人崇拜-
-攝影師Eugen Schüfftan發明的「鏡子接戲法」,當時的電影技術尚未能夠拷貝底片膠捲,劇組在拍攝過程中使用非常大的鏡子,將影片投影在鏡子上再反射至演員或物體上,以製造出合成的效果-
---
這部電影是在我大學選修的電影課上認識的,卻直到2021年才觀看完整電影,長達147分鐘的修復版本並不短,但這絕對是最讓我崇拜的黑白默片了。雖然劇情稍嫌老套,但其突破技術的限制、充滿挑戰性的拍攝手法、還有讓人下巴掉下來的驚人美術,如此富有想像力的創作,真的是藝術與設計最迷人的所在;如今氾濫而讓人麻木的電影美術,好像很難繼續突破窠臼。《大都會》即使放到將近100年後的現在看來也是前衛而令人驚艷的,真的感謝上蒼,我可以生在如此富有的21世紀,能夠接觸到這麼多充滿創造力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