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索瓦‧楚浮 1959《四百擊 The 400 Blows》IMDB 8.1 / Rotten Tomatoes 99% / 豆瓣 8.8
大學時曾經認真研究電影,當時便已看過這部法國新浪潮代表之一的楚浮成名作,看完感到平淡而令人唏噓。十年後再看,比之當年更能夠悉心品嘗電影中的坦誠與寫實,若以最近觀看的電影來比擬,就像《美國女孩》一樣誠實——兩部電影都不採用浮誇不實或精雕細琢的劇情,而以一個個平鋪直敘的小事件建構起青少年主角在這世界所感受到的格格不入,這種生活化記錄的鏡頭語言讓人感到相當親切且直達內心,比起細心安排的劇情片更具有說服力,我想若是青少年時期曾有過同樣境遇的人來看這樣的作品,一定感觸深刻吧。
|被遺棄的孩子——安端|
《四百擊》是楚浮的半自傳作品,片名「Les Quatre Cents Coups」來自法國諺語,意指淘氣頑童要受到四百次打擊 (或謂挫折、教訓),才能消除災難、袪除惡魔,成為健康聽話的孩子,代表荒唐不羈、叛逆之意。電影主角正是一名頑皮而叛逆的13歲男孩安端,說是叛逆,其實他也沒做什麼大事,無非就是跟同儕一齊起哄、蹺課、為無端蹺課找藉口等無傷大雅的小事,老實說現在來看,當年身為學生的自己也並非沒做過這些錯事,安端只是運氣差了那麼多一點,但被發現後懲戒一番也就是了,哪有什麼過不去的呢? 沒想到在安端的狀況來說,卻有如蝴蝶效應一般越選擇越錯、後果越來越嚴重。
我覺得造成安端悲劇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的家庭狀況。安端的父親是藍領階級,且與他並無血緣關係,母親是一名外貌標緻、身材姣好的秘書,全家住在一個狹小的公寓內,安端的床就在大門入口處,看得出來經濟狀況並不富裕 (做為對照,安端的好友雷內家境富有)。白天忙於工作的父母感情不睦,夜裡經常爭吵,對安端也總是忽視甚至是排斥。因為我自己也經歷過父母不睦爭吵的青少年時期,所以很能夠同理安端,當時的我把生活一切重心都放在學校社團上,能不回家就不回家,反正回到了家也只有無止盡的冰冷。因此看到安端和好友雷內蹺課、遊蕩鬼混,我覺得是很自然的選擇,然而沒想到的是,安端竟在蹺課途中,遇上在外偷情的母親。安端雖沒有任何表示,但通過隔天他對老師撒謊「母親死了」的藉口用以當作蹺課理由來看,我覺得那種下意識的反應,真實地表現出了他對母親的失望。
母親後來用利誘的方式鼓勵安端把精力放在課業上,自以為這樣就全面掌控了孩子,孩子也不會再來針對自己的出軌行為。然而正因為親子間彼此不信任產生的諜對諜,導致安端做錯事後不敢承認,只能逃避,最終逃家與偷竊未遂,被送進少年感化院。這一段看得讓人唏噓不已,其實安端想要有所振作,然而沒人教導他正確的方式,學校老師為了管理方便,也只會攻擊與貶抑孩子,而非適性輔導。在這段過程中,哪怕只有一個人對安端伸以援手 (不是像雷內那般藏匿好友,而是有經驗、有話語權的大人給予安端正確的指引),不論是老師還是父母,只要有一個站在安端身邊的大人,願意付出耐心和同理心去了解他、去與他溝通、尋找正軌的方向,安端都不會落得在警車上獨自掉淚的落寞景況,我想他那一刻應該覺得自己被這世界遺棄了,那一幕讓我感到非常憂傷。
《四百擊》的最後一個鏡頭,堪稱影史最經典的一個特寫鏡頭——逃出少年感化院的安端一路奔向嚮往的海邊,導演楚浮僅用三個鏡頭,以三段不同距離及角度長鏡頭拍攝安端向前奔跑,將氣氛快速累積,直到無路可走,最後定格在那令人震撼的回眸,似乎對未來的人生充滿著說不出的恐懼與迷惘,也好似保存了他最後的純真童稚。在這一幕以後,開放式的結局無人知曉,安端可能走到了盡頭,再無翻身之日,也可能像楚浮本人一般,未來充滿了自由與無限可能。然而不論結局為何,經歷這一整個過程的安端,都不再是坐在校園裡天真而叛逆的孩子,日後他的憤怒裡可能多了更多世故,畢竟進入少年感化院可不是誰都有過的經驗。
我最喜歡這部電影的地方就如我文章最一開始的評論,我喜歡它的坦白與誠懇,經過雕梁畫棟、精心設計的電影太多了,如此直白而真誠的表現方式雖較為平淡,卻又很深刻,可能年紀大了,越來越不會被花俏的事物所吸引,我還是更喜歡具有核心價值的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