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3日 星期四

: : 新小婦人 Little Women : :


姬蓮·阿姆斯壯 1994《新小婦人 Little Women》IMDB 7.3 / Rotten Tomatoes 93% / 豆瓣 8.5

這幾天突然很想重看《傲慢與偏見》,剛好翻到Netflix上有差不多時代背景的《小婦人》,因為我從未接觸過這個故事,於是決定先看這部。同一個故事Netflix上有1994《新小婦人》和2019《她們》兩個版本,像這樣的經典故事,我自己的經驗通常都是老版會比較優秀,新版也許會有更好的攝影、更好的畫質、更好的妝髮、與我們這代更親近的演員,但同一個故事為拍出新意,新版總是很有可能為新而新;無論如何,我是衝著年輕的薇諾娜·瑞德和克里斯汀·貝爾點開這部電影的,除了稱職地讓我落下許多眼淚,我覺得每位演員也都非常貼合角色,尤其是克絲汀·鄧斯特飾演的小妹,表現得超級傳神 ! 而且後來稍微瀏覽了一下《她們》,真的覺得好險我沒有看這部,不但時間線被切得過於細碎,小妹演員也沒有根據年紀做調整,我一看就感到出戲,還有導演想講的事情太多,強加了太多關於女權的價值觀在人物身上,雖然人物可能會變得較具辨識度,但我同時也覺得人物變得不那麼討喜了 (尤其是大姐跟二姐),敘事也好奇怪,對我來說,舒緩且意境綿長的94版真的大勝。


|開明的家庭培養出思想前衛的女兒|

有趣的是,這兩週我們的配飯影片是《舞伎家的料理人》,洛無法適應片中的舞伎生態直到2023年還有著如此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我則認為應該尊重他們看重傳統文化的信念,總之,洛每看一集都在批評XD,結果我點開《新小婦人》,卻是個在1860年代追求著女性權利的故事,洛馬上說啊不就比剛剛那部好一百倍XDDD,雖是玩笑話,但我的確對於能夠在一個晚上還點著蠟燭的年代,就擁有如此前衛思想的家族有著相當的敬佩與好奇,所以看完電影後便查看了作家的生平。

《小婦人》的作者為露意莎·梅·奧爾柯特,此作出版於1868年 (南北戰爭結束後3年)。奧爾柯特的父母是「超驗主義 Transcendentalism」的推崇者,「超驗主義」觀點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有助於打破「人性惡」、「命定論」等教條的束縛,為熱情奔放、抒發個性的美國式文化奠定了基礎,成為美國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 (摘自維基)。奧爾柯特一家從小受父母與其好友梭羅、愛默生、霍桑等美國重要思想家與文人的薰陶,培養出了與當時的封建社會相當不同的思想,不但是女權主義者,也是廢奴主義者。


在電影中,由蘇珊·莎蘭登飾演的馬奇夫人相當自然地闡述自己對於女兒的教育:「不是將她們用束腰和裙撐束縛起來,關在房間裡做女紅,而是讓她們和男孩子一般出外玩耍。」當二女兒喬對於未來感到迷惘時,母親也非同封建時代的長輩一般,要求她為出嫁而努力,反而支持女兒想出外闖蕩的心,提供她獨自去紐約打拼的盤纏和旅宿。現在看來,作者能夠擁有如此特殊的經歷,寫出這般跨越時代的好作品,完全要歸功於她的父母及家庭。不好意思的是,我最近有點著迷於背景設定在封建時代的穿越韓漫XD,在裡面看到了很多對於女子的教條及約束,回頭對比《小婦人》這部作品,我覺得喬並不真的是那麼衝撞體制的一個角色,她在對於信念的執著之下,還充滿了柔和與幻想,是個有點浪漫主義的人物,而她的柔軟,很大一部分是由父母保護起來的,父母讓女兒們可以在不被奚落與嘲笑的環境下成長,即便在外受傷了,回到家也能夠被正向的肯定所包圍,讓她們了解「女孩也能夠做自己,女孩也什麼都做得到,女孩並不比男孩差」,因此喬可以很勇敢地說出自己對於政治議題的意見,而像紐約這樣包容多元的大城市,對於女孩的高談闊論也比封閉的鄉村要開放得多。


|經典的人物刻畫|

馬奇家的大女兒梅格,在她溫柔美麗的外貌之下,有著一腔熱愛演戲的心,而二女兒喬喜歡寫作,因此女孩們從小就經常在家裡切磋演技。但是和喬追求自我實現的方式不同,梅格放下了兒時嬉鬧的演員夢,選擇和鄰家少爺的家庭教師結婚,過上了不好高騖遠的踏實生活,生了一對兒女,像她賢淑的母親一般為人父母。劇情中有一段描寫梅格參與了富家小姐的宴會,小姐讓梅格束腰並穿起裙撐,梅格難得打扮豔麗,她在宴會上像是另一個人般展現自己迷人的一面,卻被一起參加戲劇聚會的鄰家少爺撞見,令她羞愧不已。這段總算讓我看到了《亂世佳人》的上流階級聚會,我差點要以為它們是不同時代的作品了XD。細想梅格這所謂「不像她」的舉止,其實我自己也經歷過——剛上大學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一直想嘗試那些所謂「大人」才會做的事,去夜店、去酒吧、抽水煙,直到你真的都試過也更了解自己了,才會知曉哪些東西適合自己,而哪些不適合。我覺得梅格在嘗試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要追求的人生,即便她的選擇與你不同,也不代表那是沒有意義的選擇。(2019版喬慫恿姊姊逃婚這段我就覺得演得太超過了,導演只是想說教吧。)


喬是個熱愛寫作、富有抱負的女孩。她和鄰家少爺勞里同歲,兩人兩小無猜,從小玩在一起長大,勞里對喬有意,但喬想要見識更寬廣的世界,不想被婚姻所羈絆,於是喬將勞里視作如家人般重要的好友,拒絕了他的求愛。我剛剛雖然說覺得喬是個柔軟的人,但我也認為她能夠在這個瞬間做出拒絕的選擇是很不簡單的,因為兩人從小不分彼此親密相處,我相信喬對勞里是有感情的,如果她對於自己想獨自闖蕩的信念不夠堅定,很有可能會妥協於現實並委身於人,畢竟在那個時代,一個不能出外工作的女人沒有家庭的庇蔭,要用什麼方式養活自己呢? 事實證明喬的選擇是對的,前往新世界的途中,她不斷遇上能夠為自己的人生和思想帶來激盪的新活水,遇見能夠直言不諱又滿腹經綸的人生搭檔,成長為一個更有智慧的人,也找到了自己的天職和歸宿。


三女兒貝絲是馬奇家最害羞、最安靜的角色,可能姐妹們都太有個性了,被夾在中間總會出現一個較不自信的人物吧。貝絲雖不引人注目,卻是最善良且富有愛心的角色,只有她在母親離去探望受傷的父親時,還記著母親的叮囑,要將食物與貧困的鄰居分享,結果禍不單行被感染了猩紅熱,導致貝絲長年臥病,最終早亡。


最後來到小妹艾美,她真是個複雜的角色 ! 身為家裡最小的女兒,我很喜歡94版年紀小小的克絲汀·鄧斯特把她的嬌慣任性自然地呈現出天真而可愛的模樣,那種渾然天成的詮釋方式,與她在同年上映的《夜訪吸血鬼》中深沈的表現全然不同,我想她作為童星真的是相當具有潛力的 ! 年紀最小的艾美在家人的寵愛下,尚且不懂得是非對錯與熟輕熟重,若有不如意便會撒潑打滾;終有一次因為不能同去看歌劇,她便報復性地將喬的手稿扔進爐火,害喬氣到再也不願跟她說話。鄧斯特將艾美那種生平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有沈重的重量的體悟表現得淋漓盡致,艾美想跟喬道歉,卻發現有些事情不是道歉就能解決的,我想人只要小時候經歷過這種大徹大悟,長大的過程中就能夠學會自我約束,我自己也是在國小時偷過一次錢買漫畫以後,發現這件事真的太恐怖了,就再也不做這樣的事了。

長大後的艾美出落得精緻又優雅,富有的姑媽便贊助她到巴黎深造學習繪畫。長大的艾美看透了人情世故,也了解到自己的極限——她雖有天份,卻沒有喬那般的執著,也沒有藝術家那種與生俱來的強大能量,就算畫得還不錯,她也沒辦法靠這一行吃飯,她最好的出路就是透過藝術怡情養性、培養人脈,經由婚姻抬高階級,才有餘力幫襯自己的原生家庭。艾美在歐洲遇見了被喬拒絕後灰心喪志的勞里,艾美當時對他辭嚴厲色,說他用家裡的錢花天酒地,不繼續鑽研音樂也不願跟著家主學習經營之道,令人看不起。這一番話由艾美說出口的確合情合理,她收起了身為小女兒的驕縱刁蠻,不但努力地提高繪畫水準,也努力地為自己安排未來,而原本就擁有好家世的勞里卻不思進取,這看在女孩的心裡肯定是不夠格的。被當初的小妹妹這般數落,也促使勞里重新振作。這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勞里雖無法擁有理想的初戀,卻能與喜愛的人們成為真正的家人,也和經歷世故後柔和圓滑的艾美成為適合彼此的一對;對艾美來說,勞里雖不如原先的追求者那般富有,但勞里不但是她的初戀,又是知根知底的鄰居,成為家人後一定會視自己的娘家為一家人,在各種考量下,勞里和艾美的結合既為權宜,也是最好的解答。


|超越時代的經典|

落落長寫了好多東西,實在是覺得這種人生故事才是真正意義上超越時代的經典,即便是跟現今全然不同的160年前,人們所追求的也都是同樣的目標,不論是自我實現,還是圓滿的另一半及家庭,再不一樣的人物,只要了解自己,知曉自己的信念、抉擇、後果、自己的自由、快樂、幸福,只要是會與自己對話,也能夠聽取他人建議的胸襟開闊之人,在這世上還怕過得不幸福、不快樂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